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锟  姜宁 《文物世界》2005,(6):15-18
中原地区龙山时代诸考古学化的类型划分,从1931年梁思永发掘“后岗三叠层”起,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分合过程。目前,一般分为6种化,即王湾三期化、造律台化、后岗二期化、陶寺化、三里桥化和客省庄化。这一方案代表了多数学的看法。对中原地区龙山时代诸化类型的划分,直接关系到夏化的探索,学们结合献的记载,分别探讨了诸化类型与夏化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河南省中西部和山西省南部越来越受到历史、考古学界的重视,成为最有可能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地区。这一地区也是传说中的古“九州”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2.
刘珍 《神州》2013,(32):17-18
梁思永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他穷毕生精力从事中国考古事业,对中国新石器时代及殷商时代的考古研究工作都有相当贡献,对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是功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