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核威慑思想主要包括核武器观、对核威慑作用的定位以及关于核威慑目标、途径、原则和核威慑力量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确立了"发展核武器、反对核讹诈、打破核垄断","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将核武器用作防御性目的"等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发言人日前宣布,俄罗斯可能将在位于北极新地群岛的老核试验场恢复进行亚临界核试验,测试其核武库。据俄罗斯《独立报》报道,鉴于美国持续推进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加之本国洲际导弹不断老化,为防范核威慑失效,俄政府考虑采取"恢复措施",以提高国家威信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3.
核武器与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功 《历史研究》2006,(1):136-156
朝鲜战争时期,美国政府借助核优势,对中朝方面几次发出核威胁,力图改变战场上的不利局面,实现有利于自己的和平。美国的核威慑不仅没有改变战场上的局面,也未能挽回美国的败局,却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由于受到国内、国际诸多因素的制约,美国在使用核武器方面不能不有所顾忌。最终,只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所谓美国的“核威慑”导致了朝鲜停战不过是美国决策者自欺欺人的一个“神话”而已。朝鲜战争再次表明了核威慑的限度。  相似文献   
4.
石斌 《史学月刊》2004,2(11):88-94
研究“核威慑”这一军事理念正式形成的50年代美国核战略的决策史,有助于认识今天再度得到强化的美国核战略态势。有关档案献显示,在军事战略领域首次正式将威慑理论付诸实践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新面貌”战略特别是其中的“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具体实施问题上,一直存在严重分歧并为此展开了持久的争论。这既是出于对美苏核军备竞赛所加剧的全面战争危险和美苏可能最终形成战略均势的深切担忧,也是因为该战略在扼阻地区冲突方面的明显局限性。但由于对外部威胁的基本判断没有改变,加上现行战略的内在矛盾,艾森豪威尔政府始终无法彻底改弦更张,只能作一些局部的修补,因而未能摆脱战略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