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在柳条湖制造事端,次日占领沈阳,到1932年2月5日占领哈尔滨为止,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110余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本土面积三倍之多的领土。3月12日,日本一手扶植的以溥仪为首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粉墨登场;9月15日,日本政府以签订日“满”议定书的方式,对其予以了外交承认。至此,日方所谓之“满洲事变”,总算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2.
边界是行政区划的基本要素之一.光绪、宣统年间,奉天东部的行政区划经历了较大调整,县级政区的边界也随之产生变动.在勘定奉天东部县级政区界线时,官员基本遵循了山川形便的原则.同时,柳条边、土地开发程度、边疆局势等因素也对县界走向产生了较大影响,具有地域特色.奉天东部县级政区界线划定的结果,既反映了官员在设置政区时的一般考虑...  相似文献   
3.
清原满族之族源为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一脉相承而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清原地区先后成为兴京赫图阿拉、盛京沈阳的京畿之地.满清入关后,清原为柳条边通过的重要地区,英额门为柳条边沿线重镇之一.1925年清原设县,这一地区满族由划归清原县的兴京、柳河、海龙、开原、铁岭等地满族汇聚而成.  相似文献   
4.
郭梦頔 《神州》2012,(26):192-192
清朝柳条边的设置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清初对于关外的经济开发产生了巨大作用,同时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由于清初流民政策发展起来的。虽然,清初流民政策对于柳条边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同时,流民的存在也成为关外经济发展的负担,加重了柳条边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舒展吧,柳条     
米占良 《中国土族》2010,(Z1):13-13
  相似文献   
6.
日本神户大学教授、名的日中关系史专家安井三吉新《从柳条湖事件到卢沟桥事件——1930年代在华北的日中对抗》,于2003年由东京研出版社出版。安井的卢沟桥事件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积累既久,述甚多,代表性强。新书则进一步详尽考察战时日军作战日志、官方档案等第一手资料,研究分析了军政当局的政策与战略,并在全面梳理中日两国既有成果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柳条边伊通边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条边是清廷设置的重要人文景观,如今已成为鲜为人知的东北绿色长城。柳条边伊通边门及边台台丁的生活调查;可见柳条边封禁政策之一斑。乾隆诗否定了柳条边的设置,但柳条边不失满族及清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柳条边的始建东段应该上溯到天聪七年清人在碱场、通远堡等地的"筑城修边",再经崇德三年的扩边而大致成形,主要是作为军事防线,同时兼具防止人口逃亡和朝鲜人越境的功能。西段则始自崇德初年从屏城到法库门之间边栅的设置,是清人为了加强对辽河套的直接控制及处理蒙古事务而设。这两段边与同时期出现的"栅门"、边栅等地理界限,重新构建了清人统治的核心区域,并以此"画定内外",由此奠定了清初对东北地区基本政策,影响了东北地区后来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