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辉 《文史月刊》2010,(3):M0002-M0002
<正>北宋宰相王旦心胸开阔、气量宏大,但凡遭人诋毁,既不辩解,也不记仇。王旦任丞相不久,寇准就被罢免了丞相职务,因为王旦极力推荐,真宗皇帝起用寇准为枢密使,挂宰相衔。寇准有时在真宗面前说王旦的不  相似文献   
2.
唐代宦官专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始于唐玄宗对宦官的重用,安史之乱促使宦官专权局面的正式形成。宦官通过控制禁军和出任监军干预军权,通过担任枢密使和其他大量使职干涉政权,最终形成宦官全面专权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北宋前期,宋朝中央主管民政的中书门下(简称中书)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并为二府,共同参与朝廷军国大政的决策,二府长贰官员构成了北宋前期的宰辅决策集团。随着宋朝与周边政权关系及内部政治环境的变化,二府权能及军事决策机制不断调整和改革,庆历时期,宋仁宗继太祖之后第二次实行宰相兼枢密使制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二府军事决策机制调整的背后凸显出宋朝皇帝军事指挥能力下降的同时其治国的基本方略却得以巩固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阅读《文史》2012第3期开卷有益栏目《破格提拔之后》一文,我觉得这篇文章值得商榷。 我认为该文作者对北宋名将狄青的有关史实了解得不够确切。该文作者写到:"狄青在征讨侬智高之前,他在军队里的职务只不过是马军副部(应该为“都”)指挥使,相当于副师级,这样的武官军队里一抓一大把。现在他一下予跃到枢密使(军委主席的)位置,掰着指头数一数,那是连升N级呀……”  相似文献   
5.
孙大坤 《史学集刊》2020,(1):121-128
辽朝共有北南二枢密院,但每一枢密院可以由两名或以上枢密使共同执掌。辽朝的知枢密院事实乃未经正授的枢密使,因此当辽朝同一枢密院内有枢密使与知枢密院事并立,实际上也相当于该枢密院同时受两位同级别长官管辖。辽朝枢密院一院多使现象的制度渊源来自于五代,一方面因袭了晚唐五代两名枢密使共同执掌枢密院的传统,另一方面继承并推动了枢密院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宋人晏殊任相时间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保平 《史学月刊》2005,(9):117-118
《宋史》卷二一一《宰辅二》“宰相进拜加官”栏下记:[庆历二年]七月壬午,吕夷简自右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判枢密院事。章得象自守同知枢密院事、平章事兼枢密使。晏殊自枢密使加同平章事。  相似文献   
7.
北宋方勺的《泊宅编》里曾记载这样一件事:狄青原本是士兵,因在征西与平南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当上了枢密使。在其富贵以后,有人劝他除去脸上所刺的字,他总是笑而不答。宋仁宗也下旨要求。他说:“臣不是不能除去刺青,暂且留下它是为了劝勉天下的士卒。”皇上因此喜爱狄青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