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社区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产生,势必农村社区的建设少不了大学生的参与。本文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问题入手,浅谈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朱民  李松志 《旅游纵览》2023,(7):131-133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苏山乡鹤舍古村作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具有明清赣、徽派古建筑和宗族文化等资源,但存在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保护意识、政策资金、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等方面。建议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多维保护模式,灵活应用土地和产权政策,打通资金渠道、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村民经营,启用专业运营,并构建高效高质量的管理模式,解决村落的空心化问题,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潇婷  王志慧  张野 《人文地理》2023,38(1):158-168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生计成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但与之相关的研究较为匮乏。文章以栾川县重渡村为案例地,通过对亲代和子代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探讨旅游生计代际传承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旅游生计的代际传承经历了亲代生计开拓、子代培养和发展、共同经营、生计传承四个阶段,并与重渡村这一乡村旅游目的地起步、培育、快速发展、规范管理的生命周期相适应。(2)文化因素、主体因素和规制压力是影响生计传承的主要原因。(3)旅游生计的代际传承关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相关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孙星 《旅游纵览》2023,(4):147-149
在“互联网+旅游”背景下,传统村落不仅是历史的“活化石”,更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当前传统村落缺乏生产力,有些传统村落空有资源却无青年劳动力,人才的流失,环境的无从保护,都显示出日益严峻的“空心化”问题,而基于“互联网+旅游”视角的活化则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一项可行性措施。文章以安徽省铜陵市龙潭肖村为例,阐述村落中的“空心化”现状与旅游资源价值分析,根据“互联网+旅游”背景下村落的活化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期赋予该村发展活力,让传统村落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5.
张新娜 《旅游纵览》2023,(17):133-135
本文选取河南省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和确山县竹沟镇两个革命老区作为案例地。从社区参与的视角识别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主要问题,如社区居民的参与机会不足,红色文化传承断代,社区居民参与能力不高,红色旅游对于社区居民的组织不足,当前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对于红色文化传承能力较弱等。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策略,以期为河南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6.
村落虚空化是我国乡村地区生态凸显的动态过程,是随着村民外流而呈现的一种虚空态势,严重制约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村落虚空化问题尤为明显,因此,本文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村落虚空化现状出发,深入剖析虚空化的成因,基于多重逻辑治理框架,结合村落特性,基于人才、产业、文化、主体等提出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建议,以期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村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付雯思  刘扬 《旅游纵览》2023,(2):122-124
茶产业和旅游业是关联性较强的产业,茶产业赋予了旅游业新的内涵,旅游业则助推了茶产业更新升级。近年来,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的千年古寨——翁基布朗族村落的茶旅融合发展特色,有相当一部分体现于村落的景观设计中,在布朗族村落景观设计过程中,将茶旅融合的元素高度体现,并且基于茶旅融合,逐步在景观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寻找到多元产业发展、精品产业打造的路线。本文首先就布朗族村茶旅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就茶旅融合在布朗族村落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最后分析布朗族村落在景观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一庞村古建筑群建成背景庞村古建筑群位于广西玉林市兴业城东,是“蓝靛大王”梁标文(字纯庵,号玉英,1741~1801)及其儿孙相继营造的家族传统村落。村落整体布局整齐紧凑,朝向一-致,向南偏东,相邻建筑间或有狭巷,或共墙而筑。最早建设的是乾隆四十一年建成的161号(两进三开间),而后是159号、160号(三进五开间),随着他的子女分家,陆续建了各房私宅,逐渐发展至村落规模。  相似文献   
9.
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组织以其独特的职能和地位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产生影响。本文构建社区干预机制体系,并基于内蒙古社区防控新冠肺炎的实证分析,探讨社区干预在地区和城市、农牧区间的差异,结合问卷得分情况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探讨影响地区间、城市和农牧区社区干预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内蒙古中部地区社区干预表现突出,东部其次,西部最差,城市社区干预显著优于农牧区;组织架构和职能发挥对地区内的社区干预效果影响较大。城市社区干预以组织架构和职能发挥为主,内外联系为辅,农牧区社区干预强调组织架构和内外联系,职能发挥薄弱;社区干预依照“组织架构响应--自身职能发挥--内外联系建立”的机制推进。  相似文献   
10.
赵可塑  韩冬 《风景名胜》2021,(2):0285-0287
乡村景观是与人类文化和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合体。它具有生产、社会、生态、文化、审美功能和谐统一的特点。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当前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深入,乡村景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乡村景观的功能逐渐丧失,对乡村整体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给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表现在迅速消失的乡村景观的文化、生态等形式 , 在此基础上分析桂北地区传统村落环境变化及其发展规律背后的罪魁祸首 , 同时在国外的研究样本的基础上 , 探察对乡村自然环境形成过程主要的影响因素 , 对桂北地区乡村建设的逻辑进行调整。最后,探讨桂北乡村实体环境的价值转型与保护措施,并对桂北传统乡村实体环境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