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健 《文史春秋》2009,(2):20-26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广西农业大学工作,当时正值国家开发海南岛。时任广西农业大学农学系主任的张先程副教授应聘到海南大学任副校长,主管科研和教学工作,临行前,我到张先程家,问及海南的优势。张老师说,海南是我国的国家级水稻栽培基地,70年代,湖南的袁隆平在海南研究杂交水稻,发现了“野稗”,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中食品长时间食用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是目前还在观察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起源的争议由来已久,而遗传学的冲击尤大。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类学家根据对147名各大洲不同人种妇女胎盘细胞中的线粒体DNA分析,将所有现代人起源追溯到20万年前的一位非洲妇女。这一被称为"夏娃理论"或"走出非洲"的假设对学术界和一般公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①。这意味着人类起源和进化的主干在非洲,其他各大洲的古人类代表都不过是进化中的旁支。后来,有学者对"夏娃理论"的遗传学推理做了检验,认为现代人有一个共同祖母的说法十分可疑②。虽然目前国际学界承认,古代的非洲种群不管在规模还是在古老性上,对全球现代人进化有着最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究竟是整体取代还是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仍存在争议。本期介绍的是两位美国人类学家对现代人起源之争的历史回顾,对我们了解好似雾里看花的现代人起源之争有一定的帮助。现代人起源争论的关键,在于如何解释遗传学证据与化石材料之间的矛盾。遗传学研究表明,现代人的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变异非常小,表明其更新世祖先种群的规模很小,而且分布非常有限。但古人类化石却表明人类祖先的种群不少,分布也很广。如果古人类以很小的种群在漫长的时间里孤立进化却没有形成新的物种显然不可思议。于是,一种"瓶颈说"被提出来解释这种现象,即人类进化在更新世末遇到一个瓶颈,只有少量基因被保留下来,"夏娃理论"就认为现代人都是一小群非洲人的后代。但是与"夏娃理论"不同,本文作者认为这种瓶颈在更新世一直存在,并提出了一种间断进化模式来说明人科化石记录的地理差异和遗传学解释,即人类进化是一种适应辐射(种群扩张)和物种选择(种群减少)的交替过程。他们认为,现代人起源也是这种过程的产物,大部分更新世人科化石是没有留下后裔的一批种群。在过去两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并非源自单一物种,而是来自由间断性物种形成事件所隔开的几个相继的物种,反复的遗传瓶颈大大减少了最后智人种群的遗传变异。作者还指出,现代人起源应该从生物人类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并重视自然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湖南文史》2014,(10):43-43
桂阳县太和公社信用社一改往年年关忙于催还贷款的状况,转而忙于接待熙熙攘攘前来存款的社员。一九八二年年底,全社存款金额达二百九十九万多元,人均一百六十六元五角,户均八百元。太和公社是个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翻开这个公社的老账可以看到,一九七八年全社人均纯收入才七十六元,返销粮食四十八万斤,国家发放贷款二十一万七千多元,到年底还有二十万元无法偿还。一九八二年,公社冲破杂交制种不宜包干到户的框框后,家家户户刻苦学习技术,耕作特别认真仔细。  相似文献   
5.
《改变中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百年》一书,以"混合杂交性"理论为框架,选择了学术界较少采用的两个视角来讨论近代以来中西改革力量之间的冲突、博弈和合作:一是以美国私人基金会为代表的西方改革力量在20世纪改变中国的努力为视角,二是以同期西医东渐的经历为视角来揭示双方的相互影响与合作,而美国最负盛名也最有实力的洛克菲勒基金会自20世纪初在中国的百年经历成为连接这两条主线的最佳史例。  相似文献   
6.
在“大跃进”的高潮中,许多离奇荒诞的“科学发明”纷纷见诸报端:广东新会县共青团员周汉华,采用水稻与高粱杂交创造出远缘杂交的“成功经验”。这种水稻“茎秆粗大得像小指,剑叶又长又硬又阔,比普通禾苗宽一倍多,根群扎得特别深和发达,谷穗达9寸多长,一穗分12至16个穗枝,大穗达400多粒谷,平均每穗也有300粒。这个品种在杂交前穗长只6寸,每穗仅120至130粒”。  相似文献   
7.
提起袁隆平,整天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朋友总会被这个“农民科学家”感动,“杂交水稻之父”的荣誉让人们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而在我省,在毫州市农业科研所(原涡阳县农科所),同样有这样一个人,他紧跟着袁隆平的脚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誉为“安徽袁隆平”。他的名字,因为“皖麦38”而响亮,他的人格魅力,因为他扎根土地、扎根农村的精神而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邹云峰 《文史博览》2006,(10):57-57
“稻仙园”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一个叫塔水的地方,园内矗立着一尊由一位农民自费雕塑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塑像。 不久前,我慕名来到“稻仙园”,访问了负责“稻仙园”管理的曹宏球。他就是自费为袁隆平院士塑像的那位农民。一位瘦高个、肤色微黑、蓄着短髭的汉子。  相似文献   
9.
广州应遵循什么样的文化进步的路线,才能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这一理念付之于实践,将广州建设成世界文化名城?鉴古知今,要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广州以往走过的文化道路谈起.  相似文献   
10.
一、沈老师,您是什么时候来咱们师大的?当时生物系的状况如何?大概有多少老师和学生?当时开设哪些课程?我们的毕业生主要做什么工作?答:我是1958年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的,196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1958年"大跃进"时有一段时间生物系不叫生物系,叫农业基础系,毛主席提的以农业为基础,所以曾改称农业基础系,时间不长又恢复了生物系的名称。当时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