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号称“西北王”的胡宗南,深受蒋介石宠信,曾经统领四十万大军,有着最现代化的美式装备,坐镇西北,一直是蒋介石手中的一张王牌。  相似文献   
2.
刘彦顺 《百年潮》2014,(12):51-58
1980年夏,波兰的团结工会运动兴起。在工潮滚滚的压力下,波兰统一工人党改朝换代,盖莱克下台,卡尼亚当选为中央第一书记。尔后不久,雅鲁泽尔斯基将军出任政府总理,形成了卡尼亚一雅鲁泽尔斯基联手执政的局面。波党同团结工会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夺权和反夺权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卫华 《贵阳文史》2008,(5):45-49
发生在45年前的“周鸿庆事件”,原本是一次很偶然的叛逃未遂事件。事件当事人也只是一名中国访日代表团的普通工作人员,然而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政治后果却导致台湾当局与日本濒于“断交”的边缘。那么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4.
赵子云 《文史春秋》2010,(11):61-62
1929年冬,民国首都南京城内,曾有一批人暗中策划了一场反蒋的军事暴动:准备驾驶飞机,投掷炸弹,炸毁国民党中央党部会议厅,把在此开会的蒋介石一千“中央要人”一举炸死,造成混乱局面,然后再乘机暴动。他们为此作了周密细致的部署,连退路都已安排妥当,  相似文献   
5.
吕春 《文史博览》2005,(7):52-54
张学良在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在危难时候挽救了中华民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富有反叛精神的张学良早在九年前就曾酝酿过一次兵谏。  相似文献   
6.
一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邓小平被当做党内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派而被打倒.1972年,被软禁在江西的邓小平听到了林彪政变未遂、叛国出逃、折戟沉沙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激动,提笔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叙述自己对林彪的看法.同年8月14日,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这封信作了批示:……  相似文献   
7.
闵晶晶 《神州》2014,(8):198-198
自危险犯理论引入我国以来,它一直是刑法学理论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着重将我国刑法中关于危险犯的法律规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分析危险犯的概念、特征和认定原则。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张学良在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在危难时挽救了中华民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富有反叛精神的张学良早在9年前就曾酝酿过一次兵谏。1927年春,盘踞在长江流域的孙传芳、吴佩孚等大军阀被南方的北伐军打得落花流水,向北逃窜,投靠“东北王”——张作霖。张作霖决定派长子张学良统率奉军三、四方面军精锐进入河南,对抗北伐军。  相似文献   
9.
蒋介石曾三次暗杀桂系首领李宗仁。这不但在民国史上是件特大的奇闻,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事。然而,李宗仁却一次次奇迹般地躲过了蒋介石的暗算,化险为夷。这是幸运,是偶然,还是另有内幕呢?  相似文献   
10.
自动放弃重复侵害的性质,是刑法理论中较为复杂又颇有争议的问题。过去传统的观点将之定性为犯罪未遂,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展开讨论,逐渐倾向于主张是犯罪中止,且在实务界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最为正确、科学定性应该是中止未遂,即把犯罪中止归类到犯罪未遂形态之中,对预备中止和未遂中止的刑罚区别开来,同时对行为人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时的主观方面加以考虑,从而消除对其性质界定模糊,弥补对其主观方面存在真空的状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