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豪  丁雨 《华夏考古》2021,(1):96-105
从现有考古材料来看,与前代相比,宋代墓葬体现的等级制度并不明显,而官员墓葬似恰是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原本应当尊奉制度、为民表率的官员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官员并未向下传递上层的丧葬文化,反而被出身之地或归葬之所的富裕平民阶层同化.由此使其地下墓葬部分呈现出“地方化”的特征.而这一情形,所反映的可能是两宋时期,民间经济力量...  相似文献   
2.
对木匠来说,最忠诚的伴侣是工具;对木头来说,像敌人又像情人的也是工具;对建筑来说,造就栋梁的还是工具。木工家什样样别致,又充满规矩,不但辅佐小工匠建造起大宫殿,也开创出中国木构建筑不一样的特质与传奇。  相似文献   
3.
古建筑木结构的残损点指标是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和加固修缮设计的重要指标,目前主要依据1992年制定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 50165—92)中的规定,为了对该规范中的构架整体性残损点指标进行验证和补充,本研究通过对南方地区传统的穿斗木构体系和抬梁木构体系的典型榫卯节点和构架的试验研究,得出两种木构体系结构的整体性关键残损点指标,并与GB 50165—92规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规范规定的抬梁式木构架和穿斗式木构架的局部倾斜残损点比试验结果小,规范值偏于安全。规范中规定的抬梁式木构架梁柱榫卯连接残损点略小于试验结果,规范值偏于安全;而规范中规定的穿斗式木构架梁柱榫卯连接残损点对于燕尾榫穿斗木构而言是安全的,但对于透榫穿斗木构而言,则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陕西唐宋时期的石窟寺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典型石窟寺建筑实例入手,与汉地木构佛寺建筑群体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一、对比分析陕西唐宋石窟寺与汉地木构佛寺建筑的营建背景:二、进行陕西省内唐宋时期石窟寺与汉地木构佛寺在建筑群外环境的对比研究;三、进行陕西省内唐宋时期石窟寺与汉地木构佛寺在建筑群形态发展方面的对比研究。通过上述的研究方法,探讨出:陕西唐宋石窟寺在营建背景、建筑选址、建筑构成、建筑布局方面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秦安,古称成纪,历史悠久,化发达,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史书记载,伏羲妇女娲就出生在这块热土上,素有“羲里娲乡”之称。  相似文献   
6.
榆林新明楼魏忠贤铜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刘合心 《文博》2002,(3):69-80
塞上名城榆林,秦汉时为上郡,唐代则属银州。明正统二年筑榆林城,成化九年(1473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将延绥镇署自绥德迁至榆林,随后在成化、弘治、正德年间三拓其城,逐步形成现在的城市布局。康熙元年九月,清政府裁撤延绥巡抚,雍正九年设榆林府。1986年,榆林市(今榆林市榆阳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  相似文献   
7.
梁家桦 《沧桑》2013,(1):100-102
镇国寺创建于我国五代时期,虽逾一千多年,寺内万佛殿至今仍保存着初建时的原貌。万佛殿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是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珍品。殿内的五代彩塑原作,艺术价值极高。寺内尚存有大量壁画,壁书,石碑等珍贵文物。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对镇国寺的文化遗产价值作了多方位的探讨研究,对文化资源在我国当代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传统建筑及其承载的多样化信息、传统建筑修复要实现怎样的效果,学科交叉或能为建筑遗产修复领域长期存在的方法论争议提供新思路。本文以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正定开元寺钟楼、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堂三座唐代木构建筑的落架大修为例,结合考古学透物见人、透物见社会的学科理念,从厘清修复对象及思路、梳理修复目的与内涵、把握科学实践与方法入手,扩展对传统建筑修复原真性的理解和把握,分析修复过程全面获取、揭露、研究建筑历史、艺术、科学等多重价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借鉴建筑考古的理论、方法,将地上传统建筑视为探索古代文化及古代社会的物质载体,将修复过程视为“考古”过程,在修复中层层拆解、抽丝剥茧分析,有助于尽可能保证其承载价值的完整和延续,防止修复性破坏。在此基础上,本文亦强调传统建筑修复的意义应当是保证建筑遗产及其背后的多元化价值在现在、未来都能健康存在、延续,防止原始数据或实物信息遭受不可再生性破坏是整个修复过程中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会馆建筑是人类基本实践活动成果之一,它是由砖、瓦、石、木及其它材料,经历代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巧妙施工而建成的。它是我们祖先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中国建筑技术、艺术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状态评估的准确性,应用概率的方法,以结构损伤指数、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地震破坏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概率法的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在综合现状分析与实验数据,在一定烈度下计算各种破坏状态等级中每一种破坏状态出现的概率,古建筑地震破坏状态应为概率最大的地震破坏状态,从而比较准确地判别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程度。并对经受过汶川地震的两种结构形式的古建筑进行了验证,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一方法将提高木构古建筑震害预测的准确性,为古建筑抗震加固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