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再探曾侯乙尊盘的铸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青铜时代有无失蜡法铸造工艺,曾侯乙尊盘是范铸还是失蜡法铸造,已成为热门话题。持失蜡法铸造观点者,理由大抵为,众多专家发表过许多论述其为失蜡法铸造的论文,且早经相关权威部门明确定论。而否定尊盘为失蜡法铸造的理由颇为直接明了,即尊盘上的范铸特征清晰无误,毫无失蜡法铸造的任何痕迹。2006年10月15日,来自多个单位、不同学科的专家从多个角度对尊盘进行了联合研究。经考察、信息采集、分析和讨论,再次一致确认曾侯乙尊盘的制作为传统范铸工艺。  相似文献   
2.
曾侯乙玉梳     
曾侯乙墓出土。共两件,出土时并列于墓北室南部。  相似文献   
3.
曾侯乙编钟、编磬.笙等音乐文物的出土震憾了学术界、音乐界,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它证明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曾侯乙笙的复原研究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解古代簧管乐器的音响、音乐性能、制作工艺及对后世笙的改革、研究、传承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曾侯乙编钟、编磬的音乐成就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佐证。  相似文献   
4.
《中华遗产》2010,(6):16-17
自1988年完成修复以来从没有“迈”出过博物馆大门的“秦陵一号铜车马”,近日被送到了上海世博园区的中国国家馆,中外游客可以在参观世博会的同时,欣赏这一“青铜之冠”的风采。有同学问我,铜车马的车身泛着幽幽的青光,而马身上却还遍布着黄褐色的锈迹,回想起来,曾侯乙墓的编钟好像是青绿色的,但是著名的四羊方尊又好像是黑色的,都是青铜器,为什么颜色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所谓青铜器,不应该是青绿色的吗?  相似文献   
5.
<正>我参加这次会议准备的文章题目是《试说周初封国与商时方国异姓同名现象》,可是没有写完,我只能谈谈大概的意思。写这篇文章是由讨论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的发现引起的。现在发现的叶家山曾侯墓地时间很明确,是西周成康时期,它和曾侯乙墓相距很近。但西周早期的曾国和东周时期的曾国是两个不同的曾国,名字虽然一样,但族姓不同。后期的曾国是姬姓,而西周  相似文献   
6.
李燕  苏萦 《中原文物》2012,(5):101-103
楚文化鼎盛期的楚国音乐,如魂之于魄,超轶绝尘,居于上古世界音乐的巅峰。楚乐与同时期的古希腊、古罗马音乐相比较,毋庸置疑具有世界最先进的水平。遗憾的是浩瀚的楚乐舞随着楚国的灭亡而湮灭了,无与伦比的编钟艺术也彻底被历史所摒弃,这恐怕是中华民族永远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王雯 《收藏家》2012,(2):77-78
1978年,在距今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墓(现位于湖北随州市,墓主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君主乙,故此墓称作曾侯乙墓。)中,出土了大量富有楚文化意蕴的装饰艺术品、生活用品、礼器。尤其是一批珍贵的青铜器引人注目,其中曾侯乙尊盘造型美观,极尽奢华,是罕见的极品。  相似文献   
8.
楚系墓葬在战国时期执行一套较为规范的用鼎制度,大多数情况下这套制度得到较为严格的执行,但也有例外,如曾侯乙墓选择1件子母口鼎与1件箍口鼎拼凑出一组2件“鐈鼎”,九连墩M1以箍口鼎代替折沿鼎表达鑐鼎功能。本文以丧葬遣策为线索,利用包山二号墓考古资料对战国时期楚国丧葬礼仪进行复原,进而发现鼎的使用会根据葬礼实际执行时的礼仪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9.
乙二醛脱水加固定型曾侯乙墓和包山楚墓彩漆主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中行  程丽臻  李澜 《文博》2009,(6):463-467
采用湖北省博物馆陈中行研究员发明的乙二醛复合液法脱水加固定型曾侯乙墓和包山楚墓出土的彩绘漆棺,漆棺脱水处理后色泽正常,保持了脱水前的色彩,未发生开裂变形,强度与脱水前相比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礼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周人制礼作乐,以五声八音为乐,将礼制与乐制相结合,通过礼乐进一步对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分配、社会结构等方面进行整合,将其制度化与程序化,并与宗法分封制相辅相成,形成一套完备的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体系。编钟作为周代礼乐制度重要的物化形式之一,能够从本质上揭示出周代社会权力运行的基本模式和普遍社会思想理念,进一步揭示两周礼乐文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