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是针对故宫博物院藏《维摩演教图》图本样式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该图是在唐代《维摩变》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作品突出维摩不二、天女散花的形象,体现了北宋后期以来文人士大夫的信仰和情感;2、图中文殊一侧的会众中,除菩萨及青毛狮子外,还有善财童子、佛陀波利、文殊化现老人和于阗王,他们以文殊使者的身份出现在这场法会中;3、从文殊使者进入与文殊相关题材图像的时机,以及该图与《降灵文殊、普贤像》中部分图像样式的相似上来看,二图创作的时间应接近,因此金维诺、方闻先生认为该图绘制于金是有道理的,二图对《新样文殊》的利用、改造,反映了南宋时代(包括金、西夏)宗教画创作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针对龙门古阳洞杨大眼龛龛楣进行讨论,讨论内容涉及龛楣被破坏的时间及历史背景;龛楣中部"双龙缠须弥山"图像是依据《龙王兄弟经》雕凿,主要借经文中降伏双龙的"目犍连"来暗喻杨大眼本人战功显赫;文殊、普贤组合造像是唐代最为流行的题材之一,杨大眼龛楣中部的"文殊骑狮、普贤骑象"组合图像则是目前现存时代最早的,为这一组合题材在后世的兴盛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东晋末年山阴法华寺僧昙翼修持《法华经》的故事为个案,对中土普贤菩萨女身示化的传说时代进行了考证。认为这一传说出现於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以前,它的形成受到古印度有关信仰考验文化的影响,经历了不同的信仰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针对故宫博物院藏《维摩演教图》图本样式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该图是在唐代《维摩变》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作品突出维摩不二、天女散花的形象,体现了北宋后期以来文人士大夫的信仰和情感;2、图中文殊一侧的会众中,除菩萨及青毛狮子外,还有善财童子、佛陀波利、文殊化现老人和于阗王,他们以文殊使者的身份出现在这场法会中;3、从文殊使者进入与文殊相关题材图像的时机,以及该图与《降灵文殊、普贤像》中部分图像样式的相似上来看,二图创作的时间应接近,因此金维诺、方闻先生认为该图绘制于金是有道理的,二图对《新样文殊》的利用、改造,反映了南宋时代(包括金、西夏)宗教画创作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青莲 《风景名胜》2008,(9):102-103
诗解:唐·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很喜欢峨眉山这个名字,因为"峨眉"如"蛾眉",让我想起了李白笔下的美女,"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所以心中的峨眉山,自然化身成一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