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泗 《南方人物周刊》2014,(29):112-112
我父亲名叫夏兆华,小时候过春节时,家里贴的春联是:“兆光耀彩;华祝三多。”春联把父亲的名字嵌了进去,同时点出了“华”字的来历。“华祝三多”出自《庄子·天地》,寓意期盼富、寿和多男子。以“华”字的内涵来衡量。  相似文献   
2.
名人与春联     
春联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表示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愿。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曾挥毫撰写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  相似文献   
3.
名人与春联     
春联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表示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愿。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曾挥毫撰写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亲自写下这样一副对联:"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语对偶工整,含义明白,而且首尾二字连起来便是"新春",很适合春节的气氛。据考证,这是我国第一副春联。  相似文献   
4.
俗说俗物     
张从军 《民俗研究》2012,(4):F0003-F0003
福字石,是刻有大“福”字的石头,是青岛崂山周边乡村地区流行的一种新民俗。村民在门口或街角显眼的地方,放置一块刻有“福”字的大石头,“福”字全部用大红油漆填色。民间认为,石象征着“寿”,“福”字刻在石头上,就是“福寿双全”。走进村落,处处见福,石石有寿。这种新民俗其实是传统春节“福帖”民俗的延伸。“福帖”就是“福”字帖,一般是将写春联用的红纸裁成方块,按照菱形的方式张贴,“福”字写在菱形纸的正中。村民在大年三十贴春联的时候,同时贴“福帖”。大的“福帖”贴在影壁上,  相似文献   
5.
与一群同袍穿着汉服,提着花灯上街买年货;将写好的春联贴在家的门上,亲戚、朋友、同学坐下来你一句我一句地聊聊一年来的辛酸苦辣以及来年的计划时,才真正感到了"过年"是可以如此温馨。过年,一个耳熟能详的字眼。它虽没有过多的装饰,却是中华儿女必过的节日。年末,家家户户必定是张灯结彩,即使是一些远离城市喧嚣的小山村亦是热闹非凡。这一天是团圆夜,  相似文献   
6.
沈旻 《旅游纵览》2010,(2):54-59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古都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在南京过春节,能深刻感受到古都金陵民俗文化的厚重,你会被她那浓浓的节日氛围所吸引与感染,叫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7.
名人与春联     
周赞 《文史月刊》2006,(12):48-49
春联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表示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愿。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曾挥毫撰写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现摘录几段与读者朋友共享。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亲自写下这样一副对联:“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语对偶工整,含义明白,  相似文献   
8.
春联     
去年初三,一位老朋友光临寒舍,我俩拱手相互贺年。落座后,我说:“咱俩都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了,不是早就相约逢年过节打电话道贺吗,怎么还……”他打断我的话,说:“我是走街串巷挨家逐户看春联,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你这儿。”  相似文献   
9.
许筱言 《神州》2011,(2):56-61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也称楹贴,俗称对联、对子、联语等。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艺术形式,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宝贵的明珠。它讲究对称平衡、音韵和谐,充分地展示出了汉语的对称美和韵律美。楹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规律,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得到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春联是楹联中的一种,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习俗。一年又一年,本文值此新春佳节之际,重温楹联习俗,以供读者赏析。  相似文献   
10.
解玲洁  马淑珍 《神州》2013,(8):23-23
"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视听时代"、"视图时代",是指20世纪中后期,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普及以来,人类以大量图像符号获取信息的时代。我们注意到,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春联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视觉文化时代,新兴的印刷春联正以势不可挡之势横扫春联市场,它的利弊如何,它将怎样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