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卫文  蔡毅 《东南文化》2011,(1):105-112,132
故宫博物院藏有传承自明代宫廷的清官旧藏洪武瓷67件,其制作工艺和装饰既有元代遗风,又有明代官窑瓷器特点,器物风格具有鲜明的由元至明过渡阶段的时代特征.结合景德镇明洪武制瓷历史背景、洪武瓷研究以及其在清宫中的原藏位置,可知清宫旧藏洪武瓷是景德镇洪武官窑受命为宫廷烧造的瓷器,反映了此时景德镇制瓷风格处于由元至明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陈琏(1370-1454年),字廷器,别号琴轩,广东东莞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举人[1],历任:桂林府儒学教授、国子监助教、许州知州、滁州知州、扬州知府、四川按察使、南京通政使司通政使兼国子监祭酒,以南京礼部左侍郎致仕。还数度出任乡试及会试考官。他"徳行淳懿,文词典重",是明代初期典型的文官。一生著述颇丰,其《琴轩集》还是岭南明代初期的重要文集。关于《琴轩集》,杨宝霖先生考称:"《琴轩  相似文献   
3.
《贵阳文史》2014,(3):9-10
正喷水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年、甚至1000多年以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贵阳城在元代土城的基础上用石块修建贵阳城墙,喷水池修建的城门,名叫柔远门(清初改名布德门),但市民习惯叫北门。1927年,因修建城内马路,北门被拆除。1929年,在北门街中心建一圆台,为贵州引进汽车、修马路的主政者周西成塑了一尊高约1.7米的铜像,自此,这里就叫"铜像台"了。铜像台东是三民东路(即今延安东路),西面四杰花园(即今延安中路)、南是(今中华中路),北为广东街(即今中华北路)。  相似文献   
4.
殷群 《旅游纵览》2014,(11):196-197
伫立大理古城街头,您可能已经感受到了大理古城街区的“古、秀、雅”。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靠四季常绿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古城格局。214国道和大(理)丽(江)公路横穿大理古城境内,交通便捷。独特的大理古城历史风格和空间形态,使大理古城承载了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以来600多年的历史面貌和历史信息。我们从古城的名楼、牌坊、古街巷、古井的命名上便可知道古城街区的形成历程和它所隐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  相似文献   
5.
我家祖籍在南京竹四巷,从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春三月庚辰起程,农历五月中旬,来古湟北沙棠川董家寨居住。初年来由,官方开荒公垦,后归其田耕牧为生。我始祖寇宣生于大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时年40岁。从南京(金陵)来古湟边陲,路经七十五天。当时路程遥远,跋山涉水,崎岖桥少,栉风沐雨,忍饥受渴,寒热无着,力行千辛万苦,沿途也有死难者。  相似文献   
6.
景德镇山黛水碧,"水土宜陶",这里有着二千余年的制瓷(陶)历史。宋代景德镇独创的青自瓷闻名退迩,受到世人青睐,并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窑场之一。元代开始在这里设置有官窑性质的"浮梁磁局",明,清两代在此基础上设立御窑厂,逐渐形成全国制瓷中心,并在清代康雍乾时期达到历史巅峰。中国的官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近七百年。而一直以来,这里民窑兴盛,遍布窑场,其产品甚至"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成为享誉世界的瓷都。  相似文献   
7.
正小河区,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它得名于流经境内的小车河。小河区主次干道大都以中国的著名江河命名。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调整贵阳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小河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花溪区的行政区域。就在这片新的行政区域之上,也有一段悠久的历史……小河区建区历史很短,其建区前的行政隶属关系变迁较为复杂。元朝建金竹府,《长顺县志》记载:"元世祖至元年二十六年(1289年),以金竹寨置金竹府。"明洪武五年(1372年),辖地设  相似文献   
8.
<正>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雨洗礼,青岩这座小镇在历史的长河里越发明亮闪耀起来。从石板街巷里走出的状元才子、各安一方的寺庙教堂,它们装点着古镇的面容,使得在以食为上的今天,古镇不只是以美食区分地点,还有文化,还有信仰,它们是古镇青岩的呼吸脉动之所在,是一切值得留恋的美好风景的起始。明洪武十年(1378年)始建,至今,青岩已有600余年历史。对喜文者来说,知晓青岩,该是从徐霞客《黔游日记》中所记:"其城新建,旧纡而东,今折其东隅而西就尖峰之上,城中颇有瓦  相似文献   
9.
陈琏(1370-1454年),字廷器,别号琴轩。广东东莞延福乡大桥头村人。他是明代初期岭南的杰出人物。自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中举,历官桂林教谕、许州知府、国子监祭酒、滁州知府、四川按察使、南京通政使司通政使、南京礼部尚书左侍郎等职。他才华横溢,能兼集名宦、文学家、书画家、鉴赏家诸身份于一身;他厚于德,不仅生前有名于朝野,死后亦获数地入祠祭祀殊荣;他根于本土,且对促进岭南文化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亚  相似文献   
10.
明代洪武时期处于元代和明代之间的过渡时期,它既继承了元代的制瓷工艺,又对之后永乐时期的瓷器风格产生影响,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本文拟从器形、胎釉、青料三个方面的特征入手,详细分析洪武官窑青花瓷器对元青花瓷器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洪武官窑青花瓷器,为洪武瓷器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