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国岩 《神州》2013,(31):290-291
本文试图用中西比较的视野,对梁宗岱的新诗理论进行剖析,从梁宗岱“纯诗”理论的建构,探讨他的诗学体系核心;将梁宗岱置于我国新诗发展的纵向历程中,探究他对我国新诗发展的努力和贡献;最终揭示梁宗岱对中国传统诗学精神终极探寻的学术历程。  相似文献   
2.
陈强 《攀登》2007,26(4):210-212
从"五四"运动到今天,新诗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这一历史进程曲折复杂而又历尽艰辛,从文化传统和美学的角度看,新诗与古典诗歌不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有着谁也不能割断的民族的血缘。我国古典诗歌传统对新诗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胡适诗学致力于意象的构建与运用,主张以白话入诗,推崇朴实简约的诗风,追求诗体大解放。这与同时代大洋彼岸由埃兹拉·庞德引领的意象派主张有诸多相似之处。基于跨文化的视角,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文学事件间的关系实际上源远流长,彼此遥相呼应,构成了一道特殊的文学景观。胡适的诗学思想是其中国基础、美国经验以及意象主义者的中国想象这三重资源碰触、融合的结果,是东西互鉴的产物,是中美文学、文化交流双向性特点的典型呈现。  相似文献   
4.
捧读新书,《方唐彩墨》、《方唐水墨》两巨帙,喜见“另一个方唐”,甚至是另外两个方唐:从画来说,已经与他画漫画时有同有不同,而从以诗配画来说,用自由诗(就是平常说的新诗)配彩墨画,以格律诗(就是平常说的旧体诗)配水墨画,各有妙趣。  相似文献   
5.
"大地醒了,安息的魂魄,你还沉默着!春花开,美丽的姑娘,你还沉默着……"李发模先生这首创作于1978年、发表于1979年2期《诗刊》的长篇叙事诗《呼声》,当年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后,引起了巨大轰动。该诗不仅猛烈撞击了当时中国大陆的文学现状,也给萌芽中的改革开放增添了新的力量,更是彻底改变了作者的生活和命运。——编者  相似文献   
6.
今天下午,我在政务院的议事厅读了一通电报,/是抚顺矿务局机电厂的工友们向毛主席拜年。/亲爱的毛主席,我们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把1949年度的生产计划早已经超过了。/合金、铸铁、铸钢、锻造等本来预定的是2590吨,/十一月尾已经产生了3382吨,年底可到3742吨。/马达变压器的修理本来预定的是609台,  相似文献   
7.
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郭惠芬博士的新著《战前马华新诗的承传与流变》已于2004年12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系鼓浪学术书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关联研究之一种。全书分三部共36万余字,主要探析从1919年到1942年间马华新诗的发展与变化特点。该书围绕着三个中心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上篇为背景和发展概述;中篇为作者的心态关照,着重探析战前马华作者的心态,即他们的内部世界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以及他们的精神和情感体验;下篇为诗体的流态变形,着重探析战前马华新诗在各个时期承传流变的形态。该书大量运用了从旧报刊中发掘和收集的第一手…  相似文献   
8.
冯乃超同志是创造社后期的中坚分子、著名诗人。他的诗集《红纱灯》,早在30年代我就读过。《红纱灯》共收人43首诗作,包括八辑,诗集主调可以说是反映了爱情失意的痛苦和人生痛苦的缠绵的哀怨,表现诗人伤感万端的心曲。但诗人自称,这是他在日本探索新诗创作的道路所写的一些象征主义诗篇。他在这本诗集的序言中说:“你们会见到小鸟停在树梢震落他的羽毛,你们也知道昆虫会脱掉他的旧壳;这是我的过去。我的诗集,也是一片羽毛,一个蝉蜕。”他表示,从此要告别朦胧伤感闪闪耀耀的“红纱灯”。  相似文献   
9.
刘迈 《陕西史志》2001,(1):25-33
明古国捷足先,四大发明启宇寰。科学技术赖推动,人类进步代相延。指南针是第一件,指示方向准绳般。韩非子上有记载,发明当在战国前。利用磁石指南北,当时起名叫司南。航海靠它定方位,安全导航称罗盘。  相似文献   
10.
朱绵 《黑龙江史志》2014,(20):143-145
20世纪30年代施蛰存主要以新感觉派小说闻名于文坛,长期以来他的小说成为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而他作为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身体力行创作新诗、发表诗论、培养新诗人,为现代派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诗对当时及后来的诗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几十年来也有一些学者研究其新诗,然而对其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却缺少综合的描述。本文力图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施蛰存新诗研究情况做综合全面的梳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