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考古发现,周代宗庙整体坐北向南,院落内建筑呈“品”字形分布,其中主体建筑多为前朝后寝的“凹”字形,院落南墙正中有门塾,东、西墙或留侧门。西汉至新莽时期,宗庙整体平面为四向“回”字形,院落围墙四面各辟一门,中心建筑为四堂八个共一太室,其四面各开三门,有强烈的四时、五行色彩。从宗庙乐舞、月游衣冠礼制看,西汉诸帝庙形制基本相同,且袭自秦代。秦二世元年的宗庙改革是周至汉代宗庙形制转变的节点,礼县四角坪遗址反映了秦代祠庙类礼制建筑的结构布局。秦始皇所建极庙本为明堂,二世元年将其性质改为始皇庙,其形制又被汉庙继承,遂使秦代西汉宗庙具有一种“明堂式”风格。极庙的设计当以《吕氏春秋·十二纪》为蓝本,后者吸收、整合了战国时列国的月令明堂思想。  相似文献   
2.
河南新乡卫辉比干庙乃是天下以第一的比干庙,它是华夏地区第一座把墓地和庙宇结合在一起。庙宇苍劲有力,气度恢宏,宏伟壮烈,突显了古代汉民族聪明才智。河南新乡卫辉比干庙有很多地方风物传说:有关于建筑、民俗、名人、自然万物等。这些地方风物传说以比干庙中奇特的人文自然为背景,环绕比干高尚的节操以及民间信仰(财神)等叙述的民间传说故事,它具有浓厚的中原文化色彩。对河南卫辉比干庙地方风物传说进行分类研究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飘风自南     
1"飘风自南"是一块匾,挂在周公庙内。语词出于《诗经·大雅·卷阿》篇中的"有卷者阿,飘风自南",由清时庙王村学士王麟写于道光二年(1822),大楷涂金,清神醒目。可以想象,一阵阵清凉的和风,从南边的川道上吹过来,夹带着麦香与草味,在鼻中回旋,在身上抚摸,在心头流动,那是多么惬意。第一次到周公庙,我就被它的优雅环境所吸  相似文献   
4.
一些著名遗址后来或因出于学术目的或因为配合国家基本建设,都被再度发掘。选择安特生主持发掘的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李济和梁思永主持发掘的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安志敏主持发掘的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为个案,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深度的思索认为:著名遗址首次发掘的重大意义,并没有因为后来的发掘而有所改变或修正;著名遗址首次发掘的失误,往往不是因为再度发掘获得的纠正,完全可以在同类遗址的发掘中得到解决。因此,呼吁在文物资源保护为主的今天,实在不应再在著名遗址的头上动土了。  相似文献   
5.
6.
磁县赵王庙摩崖造像是有明确纪年的隋代佛教造像遗迹,由于地处偏僻,过去鲜为人知。本文作者对赵王庙摩崖造像进行了初步的考古调查,并对造像题材、造像题记、造像风格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赵王庙摩崖造像的发现,为研究隋代佛教信仰、佛教组织以及进一步研究邺下佛教和响堂山石窟又补充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现藏于河北曲阳北岳庙的唐李克用题名碑是李克用所书。唐中和五年(885年),幽州李克举等犯易定,李克用领兵救援时题字勒石于曲阳北岳庙,其内容可证史,并补史书之遗误。  相似文献   
8.
曹敏 《东方收藏》2023,(6):89-91
甘肃灵台蛟城庙长寿殿壁画是平凉地区清中期代表性佛教、道教融合艺术遗存,主体为十八罗汉和二十四诸天,壁画保存完整、内容丰富、造型生动、技法娴熟,其神像文武兼备、男女各异、个性鲜明。其中,二十四诸天尊格选择与一般斋天科仪有所不同,诸多造型均以道教神祇典型形象出现,并将佛教摩利攴天以道教斗姆元君的形象展现出来,这些都是佛道艺术融合及世俗化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9.
陈豪 《北方文物》2020,(1):79-88
高平圣姑庙是晋东南地区宝贵的早期建筑实例,庙内碑刻众多。关于圣姑信仰在长时段下的发展策略和变化情况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学界多根据碑刻年代认为高平圣姑庙为元代建筑,对建筑空间的讨论亦不多。在厘清其为蒙古国时期建筑的基础上,关注建筑空间与信仰变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牛贤芳 《沧桑》2014,(1):148-150
关公作为忠、义、仁、勇的代名词,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随着关公文化的发扬和传播,关公信仰成为维系海内外华夏儿女的精神纽带。山西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已经成为关公信众寻根认祖的神圣空间。随着信仰政策的放活,更多的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人加入到赴解州关帝庙寻根祭祖、祈福求愿等系列活动中。本文以台北新庄武圣庙至山西解州关帝庙为研究个案,以期探究祈福求愿在信仰空间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