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心 《文史春秋》2007,(6):34-38
我国的稿费制,半个世纪以来,白衣苍狗,变化可真不小,让我们把日历翻回到半个世纪前的1949年。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各种报纸、杂志相继创刊,这就牵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别从新中国民族教育立法的法律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进行探讨,为将来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立法提供理论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国营企业中一些人存在着"重生产轻劳动保护"的思想观念,面临着劳动保护机构与安全设备缺乏、劳动保护规章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对此,党和政府在东北地区国营企业中开展了一系列劳动保护工作:建立劳动保护专门机构、制定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开展劳动安全宣传教育、改善安全设备与劳动环境等.这不仅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增强了工人阶级对新生人民政权的政治认同,还为全国劳动保护工作提供了东北经验,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长远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种子事业经历了从群众化选育推广到专业化改良普及再到产业化发展转型及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种业发展之路,经历了"户户留种""四自一辅""四化一供"、种业产业化发展及种业现代化发展五个阶段.70多年来,我国种子事业发展之路积累了丰富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完善法律法规,提供种业发展制度保障;坚持多元主体,实现多种途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5.
贺果是毛泽东同班时间最久的同学之一.他们的友谊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笃念旧交,帮助同学尽心尽力。在多方搜集与查阅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笔者写成此文,以向世人展现这份珍贵的友谊。  相似文献   
6.
王勇 《文史博览》2005,(7):40-42
王幼平(1910—1995),山东桓台人,是新中国迄今为止任职时间最长、任所最多的驻外使节。在他30余年的外交生涯中,先后担任我国驻罗马尼亚、挪威、柬埔寨、古巴、越南、马来西亚和苏联七国大使,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制度是许多跨国公司保持生机、促进发展和取得成功的秘密。它作为一种先进的内部管理方法已经被企业广泛采用,它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以及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9.
中共党政干部收入分配制度在新中国建立前后,有过重大变化,即从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供给制,改成了等级森严、差距较大的职务等级工资制。这种改变与中共传统有所背离,也不符合马克思的有关主张。毛泽东自始即不满意这样一种带有很强等级制色彩的分配制度,也曾再三试图有所修正,结果却和他未能阻止这一制度的形成一样,即使经过"文革",也没有能够改变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史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发展的思路与方向。这种反思不但是一门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和具有生命力的体现,而且是该学科的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表现。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迄今已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但其真正的发展却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的,并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现了短暂的兴盛局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史这门年轻的学科却明显地出现了萎缩现象,陷入了困境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已有的拉美史研究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着哪些差距?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实现全面复兴?这些不仅仅是这门年轻的学科本身所必须思索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和拉丁美洲各国一样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现实历史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有鉴于此,本刊特邀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王晓德教授主持了本期“问题与出路: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的反思”笔谈,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拉丁美洲史研究专家,就上述问题各自阐述了其真知灼见,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这组文章能否对改变目前中国的拉丁美洲史研究的状况有所裨益,我们将俟诸读者的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