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上找不到与今天之"文学"完全对应的词汇,而我们所称之为文学的作品,实际上包含在古人的文章概念之中。然而与当下将审美性看做文学的本质属性的观点不同,古人文章在根本上强调的是规矩与制度,由此文章与礼制具有逻辑与历史的同源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展现为外部形式规定的同时,也由内而外的展示出文章或文学所应遵守的价值准则与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2.
鲜卑族是居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在东汉时见于史籍。原居住在大兴安岭腹地,后南迁到西拉沐沦河流域,并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继续南迁。公元386年,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后迁都代郡参合陂(今山西大同市西)。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完成了鲜卑封建化进程。其他各部也先后建立不同的地方政权。  相似文献   
3.
4.
曹建敦 《文博》2008,(3):18-21
周人常规祀典用牲的种类和规模,依据祭祀主体的身份而定,考古发现祭祀用牲的规模和等级.也与祭祀主体的地位密切相关.根据传世文献记载,周人献祭用牲,具有"贵牷肥"、 "贵纯"、"尚赤"、 "尚幼"、"贵牡"等崇尚,这些多被考古发现以及出土文献所证实.周代存在以刍狗、土龙、偶车马、人俑等"假牲"祭祀的礼俗.周人尚有饰牲之礼,祭祀之前,牺牲被刷治一新并加以文饰,以取媚于神灵.作为牺牲的替代品,刍狗、土龙等"假牲"也被加以文饰.  相似文献   
5.
迁址通告     
古文 《钱币博览》2002,(4):45-4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