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图书馆是读者学习和学术研究的中心场所,又是读者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和开发智力的地方。图书馆历来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是读者读书、求知研究的第二课堂,是服务性的学术机构。它始终  相似文献   
2.
<正>黑龙江大学校址座落于哈尔滨市学府路东侧,这里是高等院校集中的地区,文化氛围浓厚,交通便利,景色宜人。学校容貌井然有条,秩然有序,创新设计的校门别具一格,大理石雕刻的‘黑龙江大学’校牌横卧在校门中间,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教学主楼宏伟、古朴。校园内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是一个舒适、幽静、优美、整洁的理想学习园地。  相似文献   
3.
Much scholarly work on the literary culture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as focused on notions of memory, trauma, and nostalgia. In contrast, this essay investigates the "contemporary operas" (shishi xiqu) of the seventeenth-century Suzhou playwright Li Yu to argue for the importance of the notion of"the present day." How is this notion of the present day given dramatic form in Li Yu's operas and what implications does this interest in the contemporary have for the broader cultural scene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is paper will answer these questions by investigating one dramatic technique favored by Li Yu: the inclusion of snippets of rumor and "news" reports into the play. By including such contemporary media reports, Li Yu not only generates a constantly evolving sense of the present, he also projects this sense of immediacy beyond the fiction of the stage into the "reality" of the audience, creating a form of opera eminently suited for both reflecting and producing local Suzhou activism, as evidenced in Li Yu's most famous work, Qing zhong pu (Registers of the pure and loyal), a work chronicling the popular Suzhou protests of the mid-1620s and Wanli yuan (Reunion over ten thousand miles), which stages the dissolution and reintegration of family and empire right after the fall of the Ming.  相似文献   
4.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可以得知,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相互影响作用成正相关。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同时也影响教育社会成员反作用于社会。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其实质是追求真理、倡导公平、正义、和谐等崇高理想。在先进文化氛围里,既有对现实社会的肯定与支撑,也有对现实社会的评价与批判,正确的思想理念被发扬,错误的被扬弃。  相似文献   
5.
《华夏人文地理》2005,(U09):26-27
两晋时,南方相对稳定,北方战乱,王、谢等大批名门望族,率部南迁,北方士人和一代文化名流,云集绍兴,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当时社会风尚清谈玄理,士人名流聚居之所.饮酒风之大盛,这就大大刺激了绍兴酒的生产,也促进了酒具的发展,绍兴是青瓷产地,当时出现了有彩釉的酒具。东晋永和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名士聚集修禊兰亭,流觞曲水,王羲之在这里写下书法精品《兰亭集序》。成为中古文化史上盛事;绍兴兰亭,也因此成为书法圣地。有晋一代,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二戴(戴逵、戴锸)绘画。以其非凡造诣。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何萍 《贵州文史丛刊》2010,(1):F0002-F0002,F0003,F0004
吴宇涛这一代青年中国水墨画家是幸运的。他们具有院校中国画教育的背景,又适逢改革开放宽松而多元的文化氛围。他们视野开放,在追求个性及艺术品位上表现出积极的意识和潜力。  相似文献   
7.
董观志 《旅游纵览》2010,(12):120-121
<正>对一个人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一座城市来说,则是城有文化气自雄。缺乏文化底蕴的城市,往往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样,浅薄得连自己的市  相似文献   
8.
何文珺 《神州》2012,(7):33-35
北京书展、上海书展、南国书香节……越来越多的书展横空出世,扮靓了原本贫乏浮躁的城市生活。现代、国际、都市感等时尚元素被涂上了一层文化色彩,古都的底蕴意会阵阵书香,发酵并散发出越发迷人的魅力。逛书展、闻书香、听学人讲书、睹名家风采,已经成为越来  相似文献   
9.
朱江 《旅游纵览》2013,(12):18-19
中国园林景观中的文化底蕴内涵经常会在石元素中得以体现,给石头赋予了新的人文特征。设计者的思想和情感以石头为寄托,让它自然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现代园林设计师仍然会用石头来创造意境,寓意生命道德哲学,使人感到力量和积极的精神,对人文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往往是结合常见的山水诗书画,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我国的园林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园林景观中都有石元素的出现。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质和精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氛围、游客态度与拥护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文化氛围营造与游客态度和拥护的关系,对于体现红色旅游价值意义重大.本文依据思辨文化氛围、态度与拥护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概念模型,通过问卷工具在韶山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红色文化氛围对态度和拥护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态度在红色文化氛围与拥护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本文认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应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影响游客态度,实现游客拥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