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爱平 《神州》2013,(31):83-83
现代英语教学要求用英语教英语,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处理教材内容,并且要求学生用英语参加课堂实践活动,用英语提问及回答问题,通过说的实际培养听说能力。师生在课堂上都说英语,这已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和优秀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提高我国英语教学的方向。本文针对目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解决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夏剑文 《神州》2011,(9S):69-69
教学要求: 1.知识和技能:①了解议论性散文。②学习课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宋文 《神州》2011,(7S):128-128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在进一步更新,“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单纯的“应试教育看质量”的教学要求,逐步成为历史,载入史册;而“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发展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正在不断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正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张路英 《神州》2012,(24):153-153
因材施教也是今天教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分层教学则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由于同一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小,对教师教学要求趋于一致,有利于教师分层教学和辅导。教师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宁 《南京史志》2009,(2):34-34
为了满足各类学校在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近期,南京出版社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中小学安全教育》丛书。低年级侧重了解危险的存在,知道躲避危险和求生、求助的简单方法、技能、强调个人安全。从了解最简单、最常用的安全设施、安全常识开始,到掌握在学校、  相似文献   
6.
韩华 《神州》2012,(15):217-217
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升入初中学习,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初中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外界因素的干扰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优生在不断减少,后进生在逐渐增多。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定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我们教师肩上的担子很重,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是问题的关键。本人就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马俊 《神州》2012,(26):54-55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及"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要求,但是怎样实现这些,各地教师,特别是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或教学改革步伐缓慢地区的教师,依然手足无措。具体到课堂教学,目前仍存在着很多问题:(1)只注重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8.
闫庆青 《神州》2012,(12):206-207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的形式,实际上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教育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教学要求,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育。  相似文献   
9.
宋宝丽 《神州》2012,(16):171-171
特拉弗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在教学中,讲究提问艺术,是各学科都要注意的问题,而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历史学科,尤其应注重提问的艺术。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经教师的点拨引导,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笔者在这方面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现从下列诸方面摭谈。  相似文献   
10.
谈昌寅 《神州》2012,(22):136-136
新课程教学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新课程理念下的主动性不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成为知识的接收器,不敢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养成被动接受和依赖教师的习惯与惰性,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自由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养成积极主动的参与习惯,为今后终身学习,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奠定扎实的学力基础,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