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光哲 《安徽史学》2021,(1):112-119
胡适在1930年代参与北京大学的改革,引起了一系列纷争.特别是在1934年因北大国文系教授林损"请辞",竟让胡适集谤汇讥.事实上,胡适透过具体建制里的人事择汰以推动中国现代科学及学术之发展,固有争议,却是理有应然.  相似文献   
2.
程广辉 《神州》2014,(12):60-60
10千伏配电网络的线损,在整个电力网线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根据我国部分地区的线损资料统计,10KV配电网络线损约占整个电力网络损耗50%左右,不仅我国如此,西方发达国家的配电损耗也占电力网络损耗的30%之多,因此进行配电损失的理论计算,提出相应的降损措施,分析影响线损的各种因素,找出最经济的运行方式,使线损降低到最低限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开展线损理论计算的目的和作用线损的理论计算,是供电部门一项主要技术工作,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随着两税法的建立 ,田赋灾免成为与唐宋国计民生关系更为密切的政府行为 ,如何做到及时、如实 ,是宋朝改进唐朝田赋灾免制度的立法考虑 ,其中有不少合理成分。在实施过程中 ,宋朝一直存在地方官员讳言灾伤或检放不实的弊病 ,其原因包括检放程序过于繁细 ,以及其他制度如地方官员考课制度、财政利益分配制度等方面的牵制等 ,不宜以“吏治腐败”一语以概之。  相似文献   
4.
刘林 《神州》2011,(29):19
当前国内能源紧张而电力系统作为耗能大户却存在严重能量浪费的想象,节能降耗具蔫强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文从众多节能降耗方法中选取了电网调度法加以具体阐述。分析了合理安排电网调度以降低电力系统损耗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老官山汉墓医简《敝昔诊法》是现存最早记载扁鹊学派"损至脉"学说的文献。"损"和"至"是相反的两种脉象。老官山汉墓医简《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的五枚简将"损至脉"与呼吸脉搏次数的比例联系起来,并设立了"人一息脉二动曰平"的假说。《千金翼方》卷二十五《诊杂病脉》最末一段,敦煌卷子P.3287和《脉经》卷五《扁鹊脉法》都沿用了这种假说。为了让"损至脉"学说与医理相符,《脉经》卷四《诊损至脉》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难经》部分将呼吸单位缩短至一呼;"扁鹊"部分将一至释为两次脉动。《脉经》卷四《诊损至脉》引入"五体""五脏",以及脉气运行等理论进一步丰富"损至脉"学说,还结合临床经验进一步完善"损至脉"学说。  相似文献   
6.
7.
1998年在永济市虞乡镇发现一通古碑。碑石高2米,宽0.76米,厚0.16米。碑冠与碑座不存,唯碑体尚完整。发现时碑身被当作一工厂大门下水道上的铺板。经磨洗抄录,辨识标点,正面碑文尚完好无损,字迹清晰。碑阴剥必较重,依稀可辨为清虞乡县(今已并入永济市)知县强直庵减免当地摇役诸项科条,多不可识,现已被永济市博物馆收藏。笔者有缘一睹古碑,并对照拓片,细校细勘,感到碑文立意深远,弥足珍贵。这块碑题名为《虞乡县强宜庵免减差摇记》,立于清朝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是当地12位生员、监生代表农民百姓为虞乡县知县强直庵…  相似文献   
8.
许敏 《黑龙江史志》2012,(17):16+18
在明代,政府根据财产和人丁的多少量定户的等级,并按照户的等级佥派徭役。在徭役的佥派上,国家规定了很多不服或少服徭役状况称为优免。而专业役户在承担了某种特定的徭役之后,对于一般性的民役是可以优免的,只是根据规定,不同的专业役户,优免额有所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9.
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震害再次告诉我们建设防灾减灾的建筑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地震震害的资料出发,阐述了应用防灾减灾技术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分别从耐震技术、制震技术、免震技术三个方法讲述了防灾减灾技术的原理。希望建筑者参考本文建设具有防灾减灾功能的建筑,从而减小地震震害。  相似文献   
10.
金娟 《神州》2012,(24):38
本文介绍了线损理论计算的原理,对农村电网进行了全面的线损理论计算在分析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拟定了降损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