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黑龙江省境内,20世纪50年代以前,冬季寒冷,最低可达零下40多度,松花江面上的冰层厚度能接近1米,即所谓"冰冻三尺".这时候的人们实在不愿出行或做任何室外工作.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江上捕鱼的工作竟然忙碌起来.  相似文献   
2.
郭杨 《黑龙江史志》2006,(4):35-35,34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祖国东北边疆--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赫哲族在历史上因以鱼皮为衣而被称为"鱼皮部".  相似文献   
3.
《山茶》2010,(3):36-36
赫哲族居住的地域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特种鱼类的主要产区。历史上的赫哲族有”鱼皮部“的形象称呼,现在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仍以渔业为主.不论男女老少,皆是捕鱼好手.他们捕鱼、食鱼、用鱼皮盖房、造舟、制衣.发展出独特的鱼皮文化。传统的鱼皮技艺包括一整套复杂的加工过程,过去赫哲族妇女都能熟练掌握这一技艺。  相似文献   
4.
我们来到水文站的那个早晨。几位工作人员正在沱沱河边凿冰捕鱼。宽旷的河床中间.赭红色的河水暗流涌动.近岸处却冻得严实.三五个人镐锹飞舞.溅出的冰花在阳光下晶莹透亮。凿洞、上饵、下网.一切轻车熟路.不出意外.总会有几条倒霉的黄鱼落网。为首的老王向我们比画着鱼的大小.使我们诧异——这里是长江的源头,如此大的黄鱼游自何处?  相似文献   
5.
郑和船队曾远抵非洲东岸,但现今可考的线索杳无踪影,而位于肯尼亚北方古城拉木,历史可上溯至十六世纪,当地渔夫的捕鱼方式仍颇具古风,郑和船队是否造访过拉木不得而知,不过在其北方的巴狄岛,却发现了疑似郑和船员的后裔法茂人。  相似文献   
6.
疍家人水居,以舟楫为室,一船载着一家,采珠捕鱼为业。祖祖辈辈过着随水漂流的“水流柴”生活。因常年“浮家泛宅”。故又称“水上人家”。  相似文献   
7.
平林  方圆 《世界》2007,(9):36-77
狩猎时间——追随“枫叶前线” “枫叶前线”对于人们看枫叶的指导。就如同世界渔业资源报告对于远洋捕鱼船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加那利人和克朗比恩人都居住在乡下,他们靠种田或捕鱼为生。他们都属于贱民,是整个印度最受歧视、生活最悲惨的种姓,经常忍饥挨饿,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他们住的都是些低矮的茅草屋,进出屋子只能爬行,屋子里除了一张草垫和一口锅以外便再无其他东西了。草垫是用来睡觉的,大锅可以煮食物。他们还在地上挖了一个坑,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只鸬鹚,但我不配被人们称为"鱼鹰"。我的喙比别的水鸟短上一大截,展开翅膀,瘦小而又软弱。我那细软无力的两腿立在水面上,只需一阵轻风,便会把我吹得东倒西歪。但是我不甘心。每当别的鸬鹚还在柔软的草窝里睡觉时,我却早早地起来练习捕鱼技术了。我不顾芦苇荡那锋利的芦叶划伤我的翅膀,不顾水浪撞击我那瘦弱的身躯,也不顾同伴对我的冷嘲  相似文献   
10.
<正>呼伦贝尔的呼伦湖,又名达赉湖,意思是"海一样的湖",面积2339平方公里,有两个香港那么大。有人说冬天的呼伦湖是中国最大的一块冰,这个比喻很形象。呼伦湖从每年的11月开始冰冻,一直到翌年的5月才开始融化,厚度将近一米,在这块2000多平方公里的大冰之上,又演绎了怎样的冬之故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