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前世界上100余个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几乎无一不受欧洲一体化的启示,或以它为蓝本  相似文献   
2.
我和何雨珈约在前门大栅栏见断,她在电话里说,约个折中的地方吧,正好想进城看看。我住在通州,她住在丰台,前门大街就是折中的地方。北京很大,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约人在折中的地方见面是常态。  相似文献   
3.
宋平章 《史学月刊》2002,(1):126-128
自近代以降.中国思想界的中西文化之争不绝于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就是一部如何阐释中西文化的历史。表面上看,这似乎仅亿关系文化问题,其实,隐藏在这种文化论争之后的是一个远远超出一般学术意义的更根本的问题: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一为解决中西文化的冲突,调适二者的关系,近代以来人们所持的态度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即复古派、西化派和折中派。在这三种路径中,复古派虽时有张目,但其基本趋势是逐步走向式微,而西化派与折中派的消长则占据了中西文化冲突的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4.
张敬霞 《神州》2011,(8S):131-131
一场紧张而激烈的篮球决赛,在颁奖声中落下帷幕。我校篮球队与冠军失之交臂。回到校办公室,学生们有的在低泣,有的在流泪,有的喘粗气,有的垂头丧气……  相似文献   
5.
"会通"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周易·系辞》中,用以表明卦爻之会合变通。经过两汉至魏晋隋唐时期学者们的阐释和运用,其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发展,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执一"与"折中"的观念。随着会通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史家会通的史学意识也开始萌生,在早期的史书编纂和历史评论中都有所体现。到了宋代,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会通思想的深化,会通成为历史撰述的思想主旨,由此被正式纳入史学思想的范畴。明清时期,胡应麟、黄宗羲、章学诚等史家在继承和系统总结前人史学会通思想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会通之义的"一"与"中"的关系,推进了这一思想的哲理化发展。中国古代史学会通思想是对传统通史撰述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中国古代史学注重历史撰述的客观性、史学认识的通识性以及突出史家独断之学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地方博物馆行进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面临诸多现实考验,特别是陈列展览的策划与实施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因应各种因素进行折中调和。太原市博物馆处于时间性间隔和空间性混合的双重作用之中,展览体系和叙事策略由此调整发生转向,其目的是展览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以实现博物馆的使命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