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家桥 《文献》2021,(2):152-166
1908至1910年,王国维曾先后抄录、批校过三种版本的《录鬼簿》,所涉底本有明抄本、清尤贞起钞本和清《楝亭十二种》刻本。而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前两种抄本在大陆已不可获见,故关于王国维抄校《录鬼簿》及《录鬼簿》版本相关的研究均未能细论其详。本文结合前人对王国维校勘《楝亭十二种》本《录鬼簿》的研究成果,另将台湾傅斯年图书馆所藏的明抄本、尤抄本及国家图书馆藏影抄尤本、日本东洋文库藏王国维据明抄本所作的过录本四种纳入综合考察,在对王国维抄校《录鬼簿》的始末进行细致梳理过程中,发现王氏起初措意于抄校的目的乃是为其正在编纂的戏曲著作《曲录》作参考。但王氏在得到影抄尤本后虽收齐了三种版本《录鬼簿》,却最终放弃当初的刊刻打算,乃是因为刘世珩主持的《暖红室汇刻传奇》计划中早已纳入《录鬼簿》。藉此不仅可明晰王国维早年戏曲研究脉路,而且对《录鬼簿》的版本研究亦可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顾桂萍 《风景名胜》2021,(5):0133-0133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各行业的发展变得更繁荣,促使各项技术得到有效的落实应用,进而带动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种发展情况下,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电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大,巨大的电力需求不仅影响着电力系统中发电、输电、变电和配电等环节的工程建设,也使得对为用户提供供电服务的供电企业提出了巨大的工作挑战,电力营销中抄核收工作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想要更好地实现长远发展,提高这部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探究如何通过电量抄核收作业模式的转变,并通过创新思考具体的实施策略,改变原有作业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使工作成果更高效准确,最终达到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西夏军队的基层组织为"抄","抄"有"正军"和"辅主"。正军大致相当于军抄的首领,辅主相当于军抄的副首领。在军抄中辅主的地位要远远低于正军。  相似文献   
4.
何召军 《神州》2012,(24):66-66
计算机在电能计量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叙述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产生的背景,介绍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的结构与特点,从电能表、采集器和集中器,以及通信信道等方面阐述了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现状,指出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在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扩频通信、复合通信和自动抄表的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清宣统三年(1911年),贵州近代名民族资本家华之鸿创办的贵阳通书局投产,印刷业务大增,同时,印书用纸也成倍增多,纸张吃紧,纸荒严重。华之鸿为解决这个迫于眉睫的问题,先是派人到外省购买纸张,终因交通不便,运费昂贵,苛税繁重,缓不济急。  相似文献   
6.
谢晖 《广东史志》2000,(1):39-41
在清代,广东著名藏书家南海孔广陶岳雪楼抄本颇负盛名。其所以知名,有两大缘由:(一)孔氏丛抄选择版本较为精良。孔氏选抄了外间绝无传世的四库未传本、永乐大典本和刊刻精良的内府本。(二)注重校对。这些抄本抄工虽不很精,但每抄一本都有专人校对,并于书前注明校者姓名.可靠程度较高。正因为孔氏丛抄有以上特征。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把这些抄本列入善本书的行列。  相似文献   
7.
为后世盛赞的唐代牧监使职制度并非以往认为的静态形式,而是存在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套制度在分布格局、划分标准等许多关键原则上均可追溯到隋代的陇右牧。作为陇右群牧使前身的陇右诸牧监使,仪凤三年始设时既不总领全国马政,也不是唯一的牧监使。出土文书表明当时全国有陇西、秦州、原州、盐州、岚州五个牧监体系,同时置使的尚有原、盐两州牧监。陇右诸牧监使的权力直到武周中后期才有明显扩大,将秦、原两州牧监纳入统辖范围。伴随着这一历史过程,陇右西、南、北、东四使划分产生,景龙年间李隆基任太子时又将东使改为东宫使。盐州牧监自隋代以来一直不属于陇右牧体系,它在开元十三年位列"五使"可能是由于人事原因。至于史书提到的夏州群牧使、陇右三使,则均为临时设置的使职,前者一度管辖盐、夏诸州牧监,后者是对陇右西、南、北三使的统称。此外,陇右诸牧监使及群牧使驻地也并非如史书所记载的始终在原州,而是经历了"陇西—秦州—原州"三次迁徙。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日本有史以来就不断地吸收中国文化,可以说其古代发展史就是吸收中国文化的历史。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中国文献被大量地介绍到日本,对促进社会、文化、语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有很多重要文献在我国已经失传,而在日本却部分或完整地被保留下来。对这些遗失于东瀛的逸书、逸文等资料的研究对于我国的古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和名类聚抄》的引文为中心对今本《释名》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9.
《和名类聚抄》是日本最早的分类体汉和词典(大约成书于公元934年)。这部巨著凝聚了当时词汇的日语读音——"和训",是日本对中国语言文化吸收的活化石。"此间(云)"是其中对"和语"读音注记的一种表述方式。本文拟从"此间"的由来和含有"此间"注解的三种形态及其特征对"此间"的含义进行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
李华瑞 《历史研究》2012,(6):30-42,191
抄劄是北宋中期至南宋在救荒和社会救助活动中普遍实行的一种排查核实登录制度。从其"抄劄姓名,审核给历,直计口食"的过程而言,实为一种比较科学的赈灾户口调查登记制度。抄劄制度调查登记对象不仅包括遭遇大灾、特大灾害如水灾、疾疫、地震后失去基本生活资料,不分有无产业,需要救助的男女老幼全部人口,而且包括水灾、疾疫、地震、旱蝗等灾情延续过程中,生活、生存受到影响,需要赈济、赈贷、赈粜的男女老幼全部人口。由此可知,宋代在丁簿、五等丁产簿、税账、保甲簿等户口统计系统之外,还存在一个登记全部人口的赈灾户口统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