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提起秦桧这个名字,人们想得最多的词一定是奸臣、卖国贼,残害忠良的小人。秦桧二字几乎可以算是"民族败类"的一个代名词了。历史上关于秦桧的"罪状"大概有三个:一是求和卖国;二是金国奸细;三是迫害抗金英雄岳飞。然而据笔者考证,感觉这几点历史的定论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2.
"大跃进"时期扫除文盲运动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58~196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大跃进"时期.在各行各业"大跃进"的带动下,全国也很快地掀起了扫除文盲的"跃进"运动.这一运动随形势发展,由兴到衰,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扫除文盲运动中,存在着严重的浮夸现象,但一些具体的做法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于贤相伊尹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仍处于误区之中。其一,多数介绍资料,都一致确认伊尹是有莘氏的家奴,善于烹调,以美味喻政治,因而得到成汤的重用。又有部分学者认为,伊尹为家奴说不可取,伊尹应是大巫,是宗教领袖,所以他能协助商汤灭夏建商。此说当今颇为流行。但证据不足,且从伊尹一生的政治生活来看,亦无相关行迹,因而此说也不可信。其二,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三年见效,太甲复位,卒成名王;与另一说伊尹篡位自立,七年后太甲潜出,诛杀伊尹说,相提并论,缺乏选择与判断。后来虽有学者加以纠正,但论证力度不足,影响甚微。本文认为,伊尹本是夏朝贤臣,有高度的政治智慧,丰富的从政经验,他的离夏从汤,是明主与贤臣的双向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机遇。又认为太甲杀伊尹说证据不足,只有伊尹教诲太甲说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文史天地》2013,(12):93-93
中国自西周就开始有孝道。影响最广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孟子·离娄上》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扫除文盲运动。江苏省积极执行中央政策,在农村和城市中广泛进行扫盲,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掀起了扫盲运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6.
水一支穿过神禾原人工河道与御宿川大河 (唐称福水 ,后称氵高水 )交汇 ,称交水 ,西入沣。古本《水经注》如此记载 ,今本《水经注》无。《长安志》引《水经注》时 ,将二水交汇为交水句与交水段割裂 ,作为福水源头 ,曰“福水即交水也”,曲解了《水经注》的原义 ,在学术上造成混乱。后世以氵高水为交水者 ,其源盖出于此  相似文献   
7.
王燕 《神州》2011,(2):70-71
“西施”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近千年,西施的结局在不同时代文化主流观念的作用下也有着不同的诠释。2009年的10月29日由邹静之编剧的原创歌剧《西施》在国家大剧院首次登台亮相,西施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至今已经掀起了其第三轮热演高潮。但是在这部剧中,却一反往常的将西施之死归在了女性(越后)的嫉妒和对权利的维护之中,这样的戏剧结局使该剧的戏剧主题走向游离,消解了该剧人文立意的文化深度。  相似文献   
8.
古籍文章节选表达了编选者对文义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作者选文的目的.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的文选中,有些节录依旧需要商榷:因误解古书而删节,不顾文理而删节,有意模糊主旨而删节.这些问题在各类文选中带有普遍性,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解放前我们山西省芮城县农村里的文化人很少,好大一个村子没有几个能写会算的。听说那时不少村子都办起了初级小学校。但一般儿童都上不起学,上学的只是少数几个有钱人家的男孩子,女子就更没有上学的份儿了,所以村里的妇女是百分之百的文盲。我们东岩村是个穷村子,因为文化落后。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