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向作为《战国策》的编定者,对该书总体性质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以往质疑刘向部属归类的讨论,未能在此前提之下进行讨论。由此,论者往往过度聚焦于书中具体篇章所体现的子书色彩,却游离了最应着力审视的全书总体性质。事实上,通过审视该书编辑体例、编辑目的,以及刘向对其在部属归类上的斟酌取舍,不难得出《战国策》总体性质是史料汇编类文献的结论。概言之,刘向对《战国策》的部属归类是合理的。这也展现了一代文献学大家卓越的专业眼光。  相似文献   
2.
据《战国策·秦策》记载,战国时秦国将军甘茂曾对齐国使者苏代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条江边住着不少人家,每晚,姑娘们都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始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拒绝她来。这位姑娘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战国策》一书的成书时间、作者、书名以及该书的流传过程和义献价值的论述,考证了《战国策》是南多人写成,经由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的,记载了战国时期策士谋略和游说之辞的优秀历史散文集。  相似文献   
4.
孟恂民 《文史天地》2009,(10):55-57
《中国朝代歌》前两句唱“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形象地说明了在战国时期(前476-前221年)社会动荡,奇士辈出,那是一个“兵革不休,诈伪并起”的时代。较为大家熟悉的人物就是苏秦和张仪两位“辩士”,在《战国策》和《史记》里详细记载了他们“合纵连横”等经典事迹。现在我们来看看战国后期还有“邯郸倡女易政”的两个事件,  相似文献   
5.
《湖南文史》2012,(12):35-35
现在人们常用“小蛮腰”形容女孩腰细。“小蛮腰”典出有二:一说是唐代诗人自居易的家姬小蛮的腰像杨柳;二说是“楚王好细腰”的故事,因当时楚地被视为荆蛮之地,故细腰别称“蛮腰”。第二说似乎更可信。但楚王所好的细腰,其实是男人的腰。《战国策》曰:“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意思是楚灵王喜欢臣子有细腰,所以大臣每天都只吃一顿饭,上朝前屏住呼吸把腰带束紧,弄得只有扶墙才能站起来。  相似文献   
6.
黄维 《中国钱币》2011,(3):16-21
楚国黄金货币可能是目前所知最早用贵金属铸造而成的称量货币,战国时以金版形式出现(或有金饼),西汉时期有圆形饼金、马蹄金、麟趾金。其币材产地、冶炼技术、问题仍存在诸多未解之处。关于币材来源,目前的研究主要依据《战国策》、《管子》、《史记》等史料中有关南方地区产黄金的记载,认为楚国的黄金来源地可能在今湖北、江苏、江西等地,这无疑对理解楚国黄金货币币材来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典籍,最早由西汉刘向所编定。西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6年),在刘向主持下开展整理宫廷内藏书的活动,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大事。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  相似文献   
8.
沂河源头考     
沂河。故称沂水.自北而南,自成一水系,流经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地区,注入黄海,全长574公里,流域面积173256平方公里。沂水之名,屡见于《诗经》、《国语》、《左传》、《战国策》等先秦典籍,其中《尚书.禹贡》称:“淮沂其义,蒙羽其艺”,①当时将淮沂并称.可见沂河的重要性。然而,直至两汉时期,有关沂河源流的记载仍然较为粗略。  相似文献   
9.
正以秦宣太后为原型的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热播,引发了观众关注战国历史的兴趣。多年前读《战国策》和《史记》时,秦宣太后和她的儿子秦昭王的记载,就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具有多方面审视和研究的价值。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并非秦始皇的一人一时之功。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他的《中国上古史纲》中,甚至有这样的判  相似文献   
10.
瑟演变初探     
刘晓 《南方文物》2013,(2):201-204
瑟作为古代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在《诗经》中已有记载:"琴瑟友之"、"鼓瑟鼓琴"等。《战国策》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足见当时瑟在民间已非常盛行。古代文人墨客更是把瑟作为题材来源,将情感融于瑟中,有钱起的"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更有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