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藏区,人们对佛教极为虔诚,以至刚刚出生的婴儿也首先要领受佛的恩赐。使婴儿在喃喃的六字真言声中诞生成长。给孩子取名,被认为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情。通常都要举行仪式。藏族的婴儿出生以后,经过一定时间,父母带着孩子,献上哈达和礼品,请喇嘛活佛或有威望的长者行赐名礼。比如:在甘南,婴儿出生的第七天,父亲就要带上一条黄色的哈达等礼物,去寺院找活佛给婴儿取名。活佛在问过其属相、生辰、性别及其父母的相关情况后进行占卜。父亲得知所取之名后要严格保密,不能让别人知道,即便是自家人也不行。直到第二天早晨,父亲在婴儿身旁轻轻连叫三…  相似文献   
2.
六盘山下的单家集,是回族聚居地。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曾率领中央红军主力部队来到这里。清,真寺的阿訇和寺管会商定,要用回族最隆重的仪式来欢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以博物馆或纪念馆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愈来愈受大众欢迎,然而以该类旅游吸引物为主题展开的旅游活动存在游览形式单一与游览交互式体验差等问题.本文将基于旅游仪式感以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为例,从感官体验、情景体验与体验收获三方面提出其交互式体验产品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导演路阳的头发一直在变白。仿佛昨曰还是个芳华少年,倏忽之间,一簇簇银丝不经意长了出来,爬满半头。惊于岁月,不如惊于他在电影上投最开机仪式上立下豪言壮志:“我们要拍一部很厉害的电影,跟大家一起!”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国营企业中一些人存在着"重生产轻劳动保护"的思想观念,面临着劳动保护机构与安全设备缺乏、劳动保护规章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对此,党和政府在东北地区国营企业中开展了一系列劳动保护工作:建立劳动保护专门机构、制定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开展劳动安全宣传教育、改善安全设备与劳动环境等.这不仅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增强了工人阶级对新生人民政权的政治认同,还为全国劳动保护工作提供了东北经验,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贺果是毛泽东同班时间最久的同学之一.他们的友谊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笃念旧交,帮助同学尽心尽力。在多方搜集与查阅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笔者写成此文,以向世人展现这份珍贵的友谊。  相似文献   
7.
赵丹丹 《神州》2013,(8):15-16
在冷战的背景下,东南亚国家初步进行了区域内国家合作的尝试—东南亚联盟的建立。东南亚联盟即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本文就简单的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东南亚联盟的成立和发展历程:一.东南亚联盟的成立;二.东南亚联盟的兴衰;三.东南亚联盟的复兴,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8.
2015年3月17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文物捐赠仪式,专程来宁的美籍华人鲁照宁先生,再次向该馆捐赠了自己在美国征集的120件实物史料。2004年以来的10年间,鲁照宁先生先后7次向该馆捐赠实物史料500余件。此次鲁照宁先生捐赠的120件实物史料,涉及内容广泛。  相似文献   
9.
《神州》2015,(1):108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综合近期国际国内形势,隆重纪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举办纪念活动能够使广大青少年重温历史,崇尚使命,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鉴于以上原因,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和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联合主办,由神州杂志社承办《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华儿女大签名》活动,拍摄《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大型纪实电视纪录片。  相似文献   
10.
史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发展的思路与方向。这种反思不但是一门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和具有生命力的体现,而且是该学科的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表现。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迄今已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但其真正的发展却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的,并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现了短暂的兴盛局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史这门年轻的学科却明显地出现了萎缩现象,陷入了困境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已有的拉美史研究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着哪些差距?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实现全面复兴?这些不仅仅是这门年轻的学科本身所必须思索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和拉丁美洲各国一样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现实历史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有鉴于此,本刊特邀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王晓德教授主持了本期“问题与出路: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的反思”笔谈,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拉丁美洲史研究专家,就上述问题各自阐述了其真知灼见,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这组文章能否对改变目前中国的拉丁美洲史研究的状况有所裨益,我们将俟诸读者的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