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乐然 《环球人物》2013,(13):82-83
他们带着剧团走进国家大剧院,打造出3D版《牛郎织女》合肥市的桐城路,道边栽满梧桐,初夏时节,正长得碧翠繁茂,为行人造出一方清凉的天地。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几幢小楼,就在这浓郁的树荫里露出别致的一角。到了晚上,其它楼宇的灯光暗下去,唯独剧院小院里的戏  相似文献   
2.
3.
朱霆 《大江南北》2023,(7):35-35
“乡亲们,姐妹们,总书记来到我们村啦!掀起锅盖看饭菜,掂掂被子大不大;和咱--起打年糕,和咱一-起磨豆花……”今年春天,江苏省东台市2023年新春群众文艺优秀剧目调演在王昆大剧院举行,由梁垛镇孔堡村农民业余戏剧作家、共产党员樊国栋创作,并由该镇文艺宣传队表演的表演唱《总书记来到咱农家》,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现场评比获得演出金奖。  相似文献   
4.
张玉兴 《文献》2023,(1):102-116
唐人崔严爱的墓志存在志尾重刻和志侧补刻,影响了墓志信息的释读,现有著录大都有文字遗漏、句序颠倒等问题。通过对墓志内容的考订,揭示出崔氏从吉州权葬之所迁葬洛阳邙山本家祖茔,又因崔氏祖茔重建从邙山杜郭村北原改葬平乐原,以及最终与丈夫卢招合祔葬入夫家墓地的三次改葬情形,殊为罕见。三次改葬信息在墓志上均有呈现,再结合相关出土墓志综合分析可知,唐人改葬时,除了废弃原有志石重新撰刻新志外,还存在直接利用原志,或是在原有志石上重刻、补刻、侧刻,一石二志,新旧两存等多种复杂情形。这对准确提取类似墓志的信息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代曲学大师.在民国学林享有盛誉。他对曲律、曲史包括词学理论造诣极深,以一本《顾曲尘谈》深得蔡元培赞赏,遂于1917年被聘为北大教授,讲授古乐曲。自此.不登大雅之堂而曾被鲁迅概括为“咿咿呀呀”的戏曲首次进入最高学府。并占有一席之地。他叫吴梅.在世时与王国维齐名.二人并称戏剧研究领域的“南吴北王”。他的一生.就像一台波澜起伏、动人心弦的大戏。曲终人散.余音袅袅.回响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相似文献   
6.
朱祐榰为明宪宗第九子,1491年被封为寿定王,1498年就藩于四川保宁府,随后改封湖广德安府。《明史》及其它史籍有关寿定王改封德安府时间不一,现依据史料考究其改封德安府的时间为1504年。  相似文献   
7.
万新华 《南方文物》2015,(2):176-180
<正>元代,画竹之盛为前代所无,画竹风格也五彩纷呈,但画竹的大类中也有许多细微的讲究。比如有专画双勾竹,青绿设色,细笔渲染;也有专画水墨竹,"大笔儒染何淋漓",是写意墨戏的风度。李衎(1244~1320年)则为水墨竹之泰斗,挥洒自如,风度翩翩,足以让后人叹服。李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燕(今北京)人,早年在太常寺充当小吏,后累官至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晚年以疾辞官告归,定居扬州,死后封为"蓟  相似文献   
8.
乞丐改诗     
陈兴中 《文史天地》2007,(10):51-51
清人徐时栋《烟屿楼笔记》载有这样一则趣事,一天,一个在学馆中授徒的教书先生,课余之时,萌生感慨,写了一首题为《咏薄粥》的诗,他写道:撮米烧成粥一瓯,北风吹去浪悠悠;手持好似菱花镜,照见楼台在上头。教书先生很是得意,摇头晃脑一吟三叹。此时,一个乞丐正巧路过,听了先生的吟诵,  相似文献   
9.
《民俗研究》2021,(2):131-137
香火戏普遍流行于洪泽湖、微山湖两地渔民的日常生活中。清代后期江南地区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人口锐减,加上北方黄河泛滥,水灾连年,大量苏北渔民沿大运河迁入太湖流域,带来了香火戏。古代吴地巫风盛行,在太湖流域形成了较多的仪式剧与劝善类讲唱,它们广受江南土著的青睐。南北渔民的混居,使得江南地区的神歌取代了北方香火戏的"唐六本",形成了近代太湖渔民独特的香火戏变种——赞神歌。对太湖渔民的赞神歌源流、曲艺变迁、仪式文本等进行多角度解析,是进一步研究太湖流域渔民文艺的重要途径,借此可一窥南北水上居民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书籍整理运动,也使书籍文献遭受巨大破坏。除查禁书籍外,一些碑刻遗文亦遭受厄运。乾隆四十年代初期,经马兰镇总兵奏请,在直隶、山西、盛京三省掀起一股磨改“违碍”碑碣的浪潮。三省各派专人,逐地勘核,根据对象性质和材质不同,或磨毁石碑,或改刻碣文,或更换村名,或熔铸铜像。相较于禁毁书籍,磨改碑碣将目标深入到当时社会的最基层,成为清朝思想文化控制体系的重要部分,对民间文献的存续和民俗文化的流传产生深远影响。这是《四库》禁毁行为的一次扩展和延伸,标示在中国传统社会晚期,朝廷控制地方社会的手段愈加多样,控制地方社会的程度愈益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