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虚静与创作     
李凌 《神州》2011,(5):1-1
虚与静都能使心境达到空明宁闲状态,当艺术家具备这种心理状态时必然会“物化”到作品中去,作品的这种精神内涵便有了文化依托,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强调虚静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真 《旅游纵览》2023,(2):97-99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大现象级文旅产品,其在产品类型、空间构造、体验方式等方面较传统的文旅产品表现出创新性特征。本文通过归纳该项目在理念、场景、运营、营销等方面的创新点,分析其价值意义,进而探讨在文化自信、文旅融合、数字技术运用的时代背景下,该项目对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姚钟华对牛情有独钟。在北京的家中,他拿出画册,向《环球人物》记者介绍着自己半个多世纪以来画的各种各样的牛一一黄牛、水牛、耗牛,画面用色浓烈而奔放,正如多姿多彩的云南。姚钟华出生于云南,工作在云南,目前是云南油画学会名誉主席。故乡的土地为他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大山之中、河流之畔,他关注现实也拥抱浪漫,既传承古典之美,也融合现代艺术。  相似文献   
4.
“我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这是热播剧《山海情》大结局传递的愿望,也给观众留下了念想,,从9.1分开播,到9.4分收尾,《山海情》剧组打了一场“漂亮仗”。《山海情》原名《闽宁镇》,从剧名看,怎么都不像热播剧,但优秀的创作团队,可以改变一切先入为主的印象。由侯鸿亮、高满堂、孔笙等组成的金牌幕后队伍,把扶贫剧创作推到了一个高点。  相似文献   
5.
谢梦遥 《人物》2018,(7):60-69
李诞的话语体系里很少出现那些最高级表意的语汇。不需要卓越,不需要满溢状态,不需要“太棒了”,“还行”就足够了。由素人变成明星的感觉“还行”,自己脱口秀的实力“还行”,对小说的创作欲望“还行”,文字功底“还行”。  相似文献   
6.
他是一代曲学大师.在民国学林享有盛誉。他对曲律、曲史包括词学理论造诣极深,以一本《顾曲尘谈》深得蔡元培赞赏,遂于1917年被聘为北大教授,讲授古乐曲。自此.不登大雅之堂而曾被鲁迅概括为“咿咿呀呀”的戏曲首次进入最高学府。并占有一席之地。他叫吴梅.在世时与王国维齐名.二人并称戏剧研究领域的“南吴北王”。他的一生.就像一台波澜起伏、动人心弦的大戏。曲终人散.余音袅袅.回响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相似文献   
7.
他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后来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相似文献   
8.
黄文丽 《史学月刊》2015,(3):132-136
<正>翦伯赞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作为一位在史学领域成就卓著的史学家,他在戏曲研究领域也留下了探索的足迹。他对于戏曲研究的涉猎,与他认为史部以外的历代文艺作品中包含有重要的史料学价值有关,但是又绝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史料学范畴,而是深刻地介入到戏曲尤其是历史剧创作的研究问题中。历史剧是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并经艺术加工而成的戏剧,是文学与历史学这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的结合体。文学与历史学之间既相通又互补,这是二者能够在历史剧中以和谐交融的形式展示出独特艺术价值的关键所  相似文献   
9.
(一)我的家乡在鄂北。大革命时期,我就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很早就入党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湖北全省、特别是我的家乡鄂北,牺牲很惨重。我18岁时到武昌报考中华大学上学。这个学校曾经出过恽代英、肖楚女等人物,后来更名为华中师大。上大学时,我就开始从事进步戏剧、文学活动了。1935年我们组织了武汉戏剧协会,第二年又在武汉组织了拓荒剧团,创作了一些剧目。《五月的鲜花》就是为独幕剧《阿银姑娘》里面的序曲写的。我们在武汉开展救亡戏剧运动,得到了冯乃超的很大支持。他当时在湖北省政府民政厅厅长李书城手下任职。  相似文献   
10.
熊贤礼 《收藏家》2015,(2):27-33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八大山人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生于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逝于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享年80岁。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艺术大师一生坎坷曲折,从事书、画、文学艺术创作的时间长。他曾用过许多名字,如谱名(统綮)、庠名(朱耷)、僧名(传綮)、僧字(刃庵),在自己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