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葛荃 《史学集刊》2003,(1):24-29
晚明东林党是中国古代士人的典型 ,他们在道德修习上追求“慎独”境界 ,形成了“戒慎恐惧”的政治心态。这种政治心态具有“原惧”特点 ,对于他们的政治态度和实际政治选择具有深层的影响。这就是促成东林悲剧的心态之源。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集成与网络资源共享成就了当今"网络帝国"模式,网络社会已构成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然而,由于人的介入给中性的网络社会带来诸如道德滑坡、人性异化等负面影响。同时,网络自身具有非人性、虚拟性等特征,这也促使传统的道德他律对网络主体行为的弱化,从而网络主体"慎独"精神的自我约束作用凸显。  相似文献   
3.
<正>"慎独"一词本系儒家用语,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礼记·中庸》有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没有比那些不易觉察的地  相似文献   
4.
王娜 《丝绸之路》2009,(24):31-33
慎独是儒家道德修养工夫的重要条目,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是独知”,致良知即慎独。由于阳明致良知之学偏重于本体上做扩充工夫,故慎独在阳明的工夫论中并无突出地位;然阳明后学说玄说妙,更有甚者终日束书高阁,一味空谈心性,致使士风日下,名教败坏。刘宗周力辩阳明后学之失,标举慎独工夫,以纠正中晚明以来之学术流弊。  相似文献   
5.
<正>曾国藩早期修身的主要内容就在慎独,在没有监督没有约束的时候,也要一言一行、一思一念合乎规范。晚年,他给儿子写日课四条,第一条讲的便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我们研究曾国藩与湖湘文化的关系,实际上是在寻求一种通过一个人的文化现象,扩大到一个区域的文化现象,再扩大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君子是儒家比较重要的概念,是儒生们追求的理想人格。《大学》作为儒家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其从君子之意、君子之性、君子之径构建了一套有体系的君子观,即君子意为"慎独者","明明德"是君子之性,"格物致知"君子之学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慎独"思想作为人类文化中独有的人生智慧,是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慎独"这一高尚的道德操守,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对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及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借鉴意义,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一勤 《沧桑》2008,(5):171-172
网络社会主体既具有现实社会主体的一般性,又具有由网络技术带来的一些新特点,其对网络主体的道德构建具有有利和不利的双重影响。知识权力结构、技术监控和管理对主体行为起着外在的约束作用。但要维护网络社会秩序,使网络变成人类共同的美好家园,从根本上来说需要网络主体在认知基础上的道德自律,中国传统儒家学说中的"仁爱"和"慎独"无疑是消除各种网络病症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