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稳定惟有在进程中才有意义。如果稳定意味着万事不变、没有增进的话,最终也就不成其为稳定,且无法持续。稳定意味着为进步、为发展创造一个环境,而不是为稳定而稳定  相似文献   
2.
技巧卓越的木构形态、优雅实用的组合布局,传统而又绚丽的装潢细节,乃至无处不在的营造思想……像这样的建筑,既包含着巨大的劳动投入,熟练工匠的技巧,也蕴含着微妙的文化意味,谁能想象这样的建筑雏形在遥远的石器时代就基本形成了,数量庞大的中国史前居住遗址,挑战着我们的解释才能。  相似文献   
3.
张薇 《人物》2018,(3):62-75
李一诺女士患上了中耳炎,在断断续续烧了近两周之后,这天下午,她遵医嘱,取消了晚上飞多哈参加一场教育论坛的航班。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会让自己闲适起来,她安排了《人物》的采访,见缝插针。此时她低烧未退,脸上浮着一层蜡黄,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好状态。  相似文献   
4.
黄艳  代云英 《风景名胜》2020,(1):0150-0150
近年来,我国传统元素运用在服装设计上的例子已经是数不胜数,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现代服装设计师提供了众多的创作灵感及创作思路。但是由于设计师对传统文化元素没有做到深层次的理解,以至于在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进行结合的时候走入误区,设计出来的服装缺少创新,没有内涵。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服装艺术创作论有意味的形式进行研究,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14,(4):I0009-I0009
<正>中国画家常常迷失在牡丹的"富贵"象征里,把牡丹画得妖艳而俗。熊广琴画牡丹恰恰相反,不要艳而俗.甚至不要艳而不俗。而是追求更具人格象征意味、更富精神性的东西。在画法上,她有时弱化花朵的刻画.强化枝叶的描绘,努力透过枝叶与花朵的生动姿致,表现花卉本身的生态自然之美,也传达一种散淡优雅的神情;有时着意刻画牡丹花之"淡":在颜色的显隐之间.欲退未退之际,显示一种平淡朴素的气质.暗示一种別样的情怀。有时又借物喻人,通过诗词题跋引发观者的联想,如《横幅牡丹》题:"玉容谁得顾,无风自婀娜。品性谁人识,大美自不言,何劳丹青手,真态自鲜妍,晨露彩云里,暮宿烟霭中,春荣秋亦谢.  相似文献   
6.
2014年,中国又迎来一个个甲午年。120年前,一场甲午战争让江山失色,举国震动;120年后,悲伤、愤怒、反思如潮水般涌来,祭奠着这场并未走远的战争。甲午战争过去了120年,中国人还未完全从悲情中走出来。甲午对于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甲午之后,中国做了什么?甲午不仅是一个创伤,更是一个契机,一个起点。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和雷颐,探讨为了“走出甲午”,中国人曾做出的种种挣扎与努力。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第二届大规模的修志或称续修志书己全面启动。在首届修志中,区志编修是方志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和可贵的经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首届区志就十全十美,更不意味着区志续修就可以依样画葫芦,续修区志需要在认真总结首届区志编修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体例及更好体现其存史功能。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藏历三月下旬(阳历五月下旬),是布谷鸟叫的日子。许多藏族老人急切地相互询问对方是否听到布谷鸟叫,并准备结伴郊游、过林卡,希望自己能听到布谷鸟的第一声鸣叫,保一年的平安。这一声对于农民来说象征着万物复萌、生机勃勃的美好时光到来,对牧民而言,意味着他的所有牲畜已安全无虞地度过了  相似文献   
9.
文学凭借其所蕴含的艺术意味,自古以来就成为人类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生存方式之一。缺少意味的文学之花很快会凋谢、枯萎,而文学意味通常又表现为多元性结构:首先,它可以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生存价值的哲学沉思,是对人的精神家园的描绘。其次,它可以是一种兴味,对文学的境与象所作的审美想象。再次,文学的意味还体现为一种心灵与情感的游戏。概言之,文学意味是读者个人的审人与审己想象,是人类文化现象的化合体。  相似文献   
10.
对比旧法广西,新法的不少地方,例如非法证据排除、律师阅卷会见权、证人出庭等问题甚至还有相当进步。引发热议的关键原因在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变迁,人权保障在意识形态方面日渐深入人心与国家在打击犯罪方面形势愈来愈严峻之间形成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