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泗 《文史天地》2006,(1):49-51
冯墓遭劫,既是冯氏本人及冯氏家族的悲哀,也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那个特殊年代的悲哀。我们期望这种悲哀的事情,将永远永远不再发生!  相似文献   
2.
散木 《湖南文史》2008,(9):38-39
历史的大幕徐徐降下,凝结在历史大幕上的痕迹也许已经被时间风化和稀释而被人们所淡漠,于是,就有了当年鲁迅似的感慨:“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不知怎的,那日与友人说到这些,忽然就想到了北大——老北大的三个湖南籍女子。  相似文献   
3.
北塔 《中华遗产》2007,(1):52-55
应该承认,张艺谋使用传统文化符号的手段是高超的。但是,张艺谋对历史文化资源和地理文化资源的应用虽然也有叫好声,却没有赢得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4.
说老实话,知识分子的底线,首先是不昧着良心说话,比如你没有胆量和能力为那些冤死的地震孩子们讨个公道,但你不"含泪劝告"行不行?  相似文献   
5.
蒋博 《神州》2012,(20):9
川端康成认为物哀是日本文学的重要源泉之一,他的《雪国》体现了他对这种文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本文挖掘《雪国》中体现的传统物哀精神,并着重分析川端康成对物哀理论新的发展:不同于本居宣长的观念,川端康成的"哀"有时会脱离"物","心"成了审美主体;他的物哀又向佛教走了一步",心"进入"无"之境。  相似文献   
6.
鸥鸟 《湖南文史》2013,(9):60-61
古代有母以子贵的说法,儿子出息了,老妈也跟着扬眉吐气。儿子最大的出息是干什么?当然是做皇帝了,只要儿子当了皇帝,别管他老娘原来地位多么卑贱,马上就能贵为皇太后。然而什么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特殊时期,儿子一旦被立为了太子,那么他的生母就得立即去死。这就是"立子杀母"的政治制度,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确实长期存在过。这个制度起源于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西汉初年,从刘邦的老婆吕后,到文帝的老娘薄太后、老婆窦太后,再到汉武帝的老娘王太后,多次出现太后干政、外戚专权的局面,汉武帝对此有着切肤之痛。  相似文献   
7.
《王氏之死》展现的是清初山东郯城、淄川农村人民的贫苦生活,通过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描述揭示出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主角之一的王氏不堪生活的重压,与人私奔,终惨死在丈夫手下,反映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王氏虽已死去,但是在当今社会男尊女卑的观点依旧存在,只有真正做到男女平等,"王氏"才能真正的离开。  相似文献   
8.
田频 《神州民俗》2007,(10):54-55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爱”与“美”的美学思想,是他表现人性最突出的作品。《边城》反映了湘西人在“自然”和“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的隐痛。  相似文献   
9.
谢亚鹏 《文史天地》2009,(12):57-59
俗话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其实不然。揆诸历史在这方面文高而品劣者不乏其人。这一现象的存在,不能不说是古往今来文坛上的悲哀和耻辱。从这个角度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古训果真道出了识书与识人的真谛。因此,我们在读一本书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及事迹,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总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在日益文明和进步的中国社会,"族权""父权""夫权"还像以前一样桎梏着思想和行为都显前瞻的女性。有着美丽身形和时代觉悟的林琳就是在各种社会重压之下被送进了监狱,新思想新事物在与保守顽固势力的斗争中以失败告终,这是人物和时代的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