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 汶川!     
《风景名胜》2008,(7):66-67
汶川!这个原本让许多人陌生的地名,在5·12地震发生后,却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两个字。汶川!汶川!!它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在我们这一组专题刊发之际,距离汶川大地震发生已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里,我们时而悲伤,时而感动,悲伤的是那一个个逝去的的生命和满目疮痍的家园,感动的是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与坚强。谨以此专题,献给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些坚强的生命和美丽的山河。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的废墟,我称之为"汶墟"。不为生造词藻,是想为纯粹的哀伤找到寄往的所在.汶墟之下,当然没有甲骨文传世,却曾记录最鲜活的生命过往,以及他们现今或还在徘徊的魂灵。殷墟以文字传名,汶墟则以人命记史。不为列传,拒为本纪,只是那逾万名录结成的死亡名单,恨其竟要继续延长。家国之殇,自由西南弥漫;魂兮归来,祭之以安静的祈祷。  相似文献   
3.
无泪的悲伤     
来瑞士很多天了,一直没动笔,发生了很多事,不知道从何写起。今天我们换了一个位于Hauterive的旅馆,一共不到10个房间,安静得很。我在顶楼上.房间的天花板是倒V型,我坐在一张很老的桌子前,椅子后背上刻着:1734。  相似文献   
4.
李厘 《南方人物周刊》2010,(44):109-109
齐邦媛1924年生于辽宁铁岭,1947年国立武汉大学毕业,只身来到日本人即将撤离的台湾,供职于台湾大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培育了众多门生。她在教授英国文学的同时,向世界推介台湾文学,被白先勇尊称为“台湾文学的守护天使”。  相似文献   
5.
钱钢 《世界》2006,(10):72-73
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我的欢乐和悲伤爸爸妈妈给我一把小伞让我在广阔的天地间飘荡  相似文献   
6.
映秀的重生和她被地震摧毁的速度一样,让人不可思议。5年,尽管有些艰难,但重生的力量像野草一样野蛮。 如雨后突然长出的映秀,如今拥有了“中国第一村”的美誉,也成了“东莞速度”的代名词,亦是人们感受“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精神圣地。  相似文献   
7.
壮家丧歌     
唱起山歌诉悲伤,有人不知说荒唐。肝破胆裂心也碎,只好唱歌诉衷肠。这首山歌,就是壮家丧耿的开篇。人死以后,亲人为其唱歌,哭诉哀思,追念死的生平,寄托后人的愿望,这是乡下一些地方的一大风习。以歌陪葬死,从古流行至今。壮家丧歌是壮族民间歌手、亲人或魔公在堂屋和野外基地演唱的,往往要唱几天几夜,听众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相似文献   
8.
“《康熙来了》从来不是强颜欢笑的节目,我们在节目里时不时就会掉眼泪,会鼓励来宾讲他们真正的感觉,不管是愤怒还是悲伤。我们主持人也讲自己悲伤的事情,只是用开朗的态度去看这件事。我们不太假装世界上只有开心的事,我们是努力地用开心的态度去看待人生本来会发生的所有生离死别、生老病死。这个态度是我和S现在人生阶段格外珍惜的一种乐趣,跟开始时热闹的乐趣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天和 《湖南文史》2014,(5):33-33
我国古代诗词中出现“梧桐”的地方很多,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更兼细雨”等,其感情基调大多是悲伤的。 古代诗人为什么喜欢用梧桐树来表达悲伤呢? 第一,古代人们喜欢种植梧桐树。有必要说明一点:古代诗词中的梧桐树不是今天的法国梧桐。  相似文献   
10.
常回家看看     
严珺 《神州》2011,(1):98-100
"算一算,这辈子还能和妈妈相处多长时间?"数日来,这句话在一些社区论坛广为流传。"如果你和妈妈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妈妈相处多久。"时至年底,在外拼搏的人们大多思亲情绪渐浓,每每思及家中父母,难免悲伤一时涌上心头。长大成人后的我们,有没有认真算过,能陪护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到底还有多长?妈妈你是我一生最温暖的牵挂在众多网友转载讨论,并认真计算以后,很多人都算哭了。想想我们从呱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