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恰克图贸易在中美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恰克图贸易商品量和贸易结构的变换体现了恰克图贸易的兴衰起落本文试图从恰克图边境贸易中的商品量和贸易结构的变化分析恰克图贸易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清代国内外贸易的大宗物资,也是销往边疆民族地区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砖茶对清廷维护边疆统治秩序极其重要。借助康雍乾三朝对准噶尔部的军事行动所带来的商业契机,北商贩售砖茶至蒙古地区的经济活动在清中前期边疆贸易领域写就了壮丽篇章,促进了商贸线路、物资交易网络和商业市镇的形成。砖茶自产茶区流向万里之外的蒙古地区,成为当地居民的日常必需品和广泛流通的“货币”,并且终清之世位列输入品首位。咸丰十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经恰克图与俄国贸易的北商群体严重受挫,遂将视野转向蒙古地区,并改变经营策略。清末,北商在蒙古地区的商业活动基本得以撑持,砖茶贸易仍保持一定的优势,但盈利情况一落千丈。由是观之,清代北商的砖茶贸易兴衰之道与清朝国力的盛衰走向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3.
1921年2—3月,库伦、恰克图相继失陷。1万多名中国难民流落到上乌丁斯克、赤塔等地。本文依据档案资料对北京政府与中国东北地方当局接运这批难民的经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有关中俄关系史的两则考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全有 《世界历史》2001,1(6):104-106
本考订的是有关中俄关系中的两个问题:一是18世纪俄国留华学生的人数;二是《恰克图条约》的签订时间。  相似文献   
5.
1892年,著名的俄国地理学者弗阿奥布鲁切夫爱俄国地理学会的派遣,从恰克图出发到中国西部地区进行地理考察,他的著作《从恰克图到伊犁》记载了这次考察活动,其中用一章篇幅写了他当时在肃州的见闻。从这些见闻中,我们可以从几个断面了解当时肃州的社会生活风貌。  相似文献   
6.
无奈西口路     
《神州》2011,(7)
走西口所起家的晋商,如常家大院、乔家大院等多产生在山西中部与南部,他们起初走西口,也因贫穷,与晋北人一样,由于生活所迫。只是一部分山西人,在走西口后发家回晋,起房盖屋。他们在外出淘金的过程中,看到了商机,于是把内地的皮革加工手艺运用到口外,把口外有着足够原料的皮革运回内地,他们把生活必需品通过一条商路进行交换,以至后来出出进进,打开了一条通往外蒙国家或俄罗斯恰克图的商业之路,所创下的晋商辉煌,为后人称道。  相似文献   
7.
康熙、雍正时期与俄罗斯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及一系列子约,基本确定了中国东部与北部的边界,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双方在条约中所遵循和追求的平等互谅、搁置争议、依自然走势、互信管理、人口属地归附、内容的综合性等划界原则一方面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为沙俄侵吞中国更多领土埋下了伏笔。对条约内容及原则的研究,可以为我们了解中俄交往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桑斋多尔济得到乾隆帝的宠信和支持,在库伦任上排斥异己,安插亲信,权力膨胀、不受制御。他本负有禁止对俄贸易之责,却在短短的两年内进行走私贸易9次。而参与者又均是亲近他的喇嘛和官员。虽然他越陷越深,一度受到处分,但是仍得到乾隆帝的信任,不久便官复原职  相似文献   
9.
王阿丽 《沧桑》2010,(6):104-105
清代,以晋商为代表的中国商人和俄国商人在恰克图展开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茶叶贸易,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山西不产茶,因而在整个茶叶贸易过程中就需要晋商南下购茶,北上贩茶,同时也就伴随着与之相关的人员流动。本文以清代恰克图贸易为视角,通过分析恰克图贸易的规模、路线与形式的变化,探讨在此期间晋商人员流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库伦南北路驿站在清代蒙古地区驿站中比较特殊,初设目的是应付沙俄使臣往来,归库伦办事大臣管理,在职能及监管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作者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满文附录奏折等档案文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考述了清代库伦南北路驿站的安设时间、提议者及其发展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