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女真汉化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完颜璹具有极高的文化修养,诗词书画,无所不精。金源衰微的时局带给完颜璹浓重的忧患意识和末世情怀,他的词作主要抒发历史的浩叹、人生的感慨、佛理的领悟、生活的情趣;情感复杂深邃,笔曲而意深,辞劲而情悲。  相似文献   
2.
美国犹太人作为美国一支很小的族群,虽然只占美国总入口的2.3%,但是他们通过努力奋斗与积极参与,很快就创造了新型而独特的美国犹太文化,并对美国文化的构筑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变革的两种思想和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革命与改良(改革)这两种变革思想和方式之间虽然有重大区别,但又是互补的,而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凸现其主导功能,也会相互转化,不可绝对地厚此薄彼,更不可只肯定一种而否定另一种.事实上,革命与改良是同一部乐曲的"双重变奏",两者的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交互辉映,共同组成了20世纪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启蒙大众、革故鼎新的历史画卷,共同推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20世纪最后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趋势表明,中国尽管已从根本上摆脱了自我束缚的困扰,但进入新世纪后最需要的是居安思危,力戒盛世意识,增强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4.
张申 《黑龙江史志》2012,(18):48-49
宋代重用文士的国策和内忧外患的国势,大大强化了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积极参政议政,倡导社会变革,体恤百姓疾苦,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笔者认为两宋社会在内忧外患中维持三百余年,士大夫的这种忧患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数十名方志工作者八年的辛勤耕耘,200余万字的《陕西省志&;#183;军事志》(以下简称《军事志》),终于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奉献给广大读者了,。过去.兵志典籍虽在陕西历代有所散见,然而,却从来没有一部纵贯古今、囊括门类、系统完整的通代兵志;今天这部《军事志》的编纂与出版,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缺。它凝聚了陕西军界仁人志士、各级领导,特别是众多编纂工作者的宝贵心血。“众手成志心欢愉,历历篇目敬世人”,它是陕西军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落实江泽民主席关于“增强忧患意识和防犯意识”,“认识过去,服务现在,开创未来”的指示,进行国防教育的百科全书。它对三秦儿女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学习国防知识,培训国防技能,锻造国防精神,对付“台独”分裂,统一祖国大业,均有着不可估量的军事、学术和实战价值。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们的海洋国土意识一直比较淡薄,往往只是自豪于“黄色国土”的地大物博,而殊不知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我国还有一个近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黄色国土”加“蓝色国土”才是我国完全的疆域。我国海洋国土涉及南海,外部势力对南海的染指使得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并且呈现出国际化的危险倾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的忧患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岂之 《炎黄春秋》2000,(11):59-62
“忧患”意识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色之一,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关于古代“忧患”意识,已有不少学人作过研究,现在有条件对此进行归纳。同时在某些观点上加以深化,例如关于“忧患”意识的历史分析,就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与我们匆匆揖别之后,素有忧患意识传统的方志人是否已就自己在20世纪所留下的足迹作了深刻的反省,并做好了进入新一个世纪大发展的充分准备?我们方志人向以默默无闻的埋头苦干精神为荣,也以此称,但是值此世纪之初,每一位对方志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前途具有责任感的同仁,都完全有必要把自己的视线从本中稍许移开片刻,对自己投身于其中的方志学事业作一宏观的思索。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学者徐苹芳,是连普通公众都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位老人的睿智儒雅和博学多识,尤其是正直坦诚、敢怒敢言,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浓重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都源于他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挚爱,源于他对这份遗产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0.
张瑾 《客家研究辑刊》2005,(2):52-57,59
客家民系是在客家先民的迁徙运动中形成的。客家迁徙运动的背景,是中国历史上因王权变更、农民起义或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引发的北方汉民南移运动。在逃亡与迁徙的路上,客家人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与传统,尤其是他们的忧患意识、生存智慧、健康心态以及奉献精神,使他们在逆境中不断创造出辉煌的奇迹。客家人以一个宽容的族群形象为我们树立了人类群体迁徙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