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永喜 《神州民俗》2009,(11):36-38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中,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其精彩纷呈的艺术形式下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思想和情感,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相似文献   
2.
孟红 《文史月刊》2004,(12):4-9
3月12日,是全民义务植树节。从1982年开始直到去世前,邓小平每年在3月12日这个特别的日子或该日前后,总要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去种植几株树苗,忠实履行植树义务,为祖国的春天增添几分秀色,用实际行动去掀起植树造林美化祖国的绿色浪潮。而且,他总要带着孙子辈一起去植树。他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认识到,  相似文献   
3.
郑廷辉 《丝绸之路》2009,(20):98-101
学校辅导工作,尤其是中、小学的辅导工作应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压力多予以关注。近年来,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表明,许多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和危机事件的出现,都与青少年面临的生活压力有着密切关系。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应明确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基本原因,在辅导过程中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讲授有关生活压力缓解的知识和方法,以有效的策略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难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针对上世纪50年代末发掘的元君庙仰韶墓地中存在的特殊葬式及墓穴情况进行讨论,辨析"复原式二次葬"的面貌以及文化意义,并分析特殊葬式所代表个体的特征。探讨通过墓葬葬式或相关情况研究古代人类行为模式及思维观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作为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旅游方式,是传统旅游形式无法更好满足当前大众消费意愿和需求催生的新兴产物。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过程中所有决定与行动的总和。研究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改善乡村旅游发展状况,推动乡村旅游服务不断优化,还可以促进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本文围绕乡村旅游这一主题展开,将分析乡村旅游消费全过程的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四大主要因素。接下来,针对影响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提出乡村旅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建议,以期为提升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输送动力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6.
陈满琪 《民俗研究》2023,(1):146-155+159
作为清代最重要且最具代表性的耕织图,康熙《御制耕织图》选择了以江南地区为蓝本来呈现汉族农村的水稻种植与蚕桑丝织过程。之所以如此,与清初的社会心理密不可分。这些要素的选择,既衔接了民众已有的社会心理结构,又契合了统治者的施政要求,具有厚重的心理学涵义,即确立清廷统治的政治合法性,维护社会稳定,革新社会秩序,表征统治者理想的农村模式。因此,康熙《御制耕织图》具有突出的社会治理属性,对理解历代耕织图的功能意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有独立意识,生活费来源单一,求知欲望强,旅游注重实际、讲究性价比,研究当代大学生行为意向对于未来旅游市场需求预判、旅游产品的适应性调整具有导向性作用.本文以北京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京郊乡村为研究目的地,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价值感知"和"风险感知"五个维度设计态度量表,通过201份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一手数据,使用EXCEL和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乡村的出游意愿比较强烈,一般会选择在假期和同学朋友或家人一起出游,游玩时间一般在2天以内,总体消费能力有限.市场中现有的旅游产品与大学生的需求和消费水平匹配程度不高,大学生是否体验过乡村旅游、生长在农村还是城市都会影响其旅游意向.另外,大学生对京郊乡村旅游整体期望值较高,但目前的乡村旅游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民宿收费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及文化体验性不强等,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以黔东南州为例,采集携程旅行网2020—2022年能明确表示游客时空行为的网络游记,结合数理统计法、ArcGIS空间分析法,探究访黔游客旅游行为特征。结果表明:(1)游客出游行为特征上,出行方式以自驾游为主,出游同伴以朋友为主且占绝对优势,游客人均消费1 000元以下占比最大;(2)游客时间行为特征上,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且主要集中在7月、10月和4月,游客停留天数以1~3天为主;(3)游客空间行为特征上,偏向于选择知名度高的景点,如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城等,旅游节点空间分布呈现出鲜明的西北-东南分布格局。据此,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小众景点知名度;把握消费特征,带动旅游消费增长;推动全时旅游,优化时间分布格局;平衡游客数量,优化空间分布格局等旅游发展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移动性是21世纪人文地理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议题,它体现了空间科学的社会学转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中心命题,其中心性突出体现在它与其他传统和新兴的人文地理分支学科的交叉。本文以表格为工具梳理了地理移动性的研究理路,发现移动地理与其他人文地理分支学科共同聚焦的核心是:时间地理、旅游地理、行为地理的“时空行为”问题,政治地理、社会地理的“权力”“平等”“权利”问题,身体地理的“具身实践”“感官体验”问题,情感地理的“地方依恋”“身份认同”问题,想象地理的“地方感”问题,道德地理的“空间道德感”问题。本文识别这些关键问题为移动地理的“核心要素”,搭建移动地理的框架和体系,指出探查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和不同时空移动类型的转化机理是未来移动性的研究方向。根据移动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强度,构建了包括日常移动、旅游和旅行移动到永久性移动在内的地理学移动性连续轴类型,并探索了移动地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几千年中,我国古代办案人员广泛地运用心理学方法查明案情,审讯案犯和侦破案件,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和方法。古人的办案经验和方法有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但掌握特定背景,仍可发现其中不少民族性的传统和民主性的精华。诸如察色辨奸,推理析疑,重调查研究,靠证据决狱等经验,值得今人去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