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风晴 《旅游纵览》2023,(6):185-187
阳江漆艺文化在明末清初凭借地理优势得以发展传播,阳江漆器髹饰技艺于2011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活态传承。本文结合文化再生产理论梳理阳江漆艺实现文旅融合的基本历程,分析阳江漆艺文旅融合发展的不足,并提出打造漆艺文化街区、开发漆艺文化主题酒店、利用景区间联动营销、节庆共享发展漆艺、趣化研学课堂等路径来加快阳江漆艺文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珍藏一件明万历青花五彩瓷罐。该罐无盖,口微敛,颈短,丰肩,肩部曲线修饰柔美,矮圈足,釉色白中微闪黄。通高9.9、口径3.9、底径4.8厘米。不失为万历时期民窑五彩瓷器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随着汗牛充栋的典章史籍和诗歌被秦人付之一炬,楚国800年飞扬传奇的过往也沉埋于地下,渐渐被人遗高、20世纪20年代起,考古学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处处遗址和墓葬,掀开了这个古老王国神秘面纱的一角。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人物御龙帛画、漆羽人……耳熟能详的国宝重器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4.
居住区中的植物造景具有生态平衡、气候调节作用,如形成住宅小区小气候和减轻环境污染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彩叶植物叶色与绿色植物不同,在植物造景中更能为居住区的植物景观增添色彩。  相似文献   
5.
刘晓晨 《收藏家》2020,(10):11-18
中国的用漆历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先民便开始制作并使用漆器了。考古发现最早的漆器是一个木胎朱漆碗,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第三文化层中,这时期的漆器如同孩童般,工艺稚嫩,颜色单一。历经历史的洗礼后,漆器不断成熟、发展出更多技法、色彩、器型。到了清代,漆器的品种已有色漆、描金器、描漆与描油、描金彩漆、填漆、戗金彩漆、识文描金、嵌螺钿、百宝嵌、雕漆等多种。  相似文献   
6.
故宫乾隆花园符望阁一层明间南向宝座的栏杆罩镶嵌着一组精美绝伦貌如金纱窗的漆纱隔心。类似的隔扇装修不仅在故宫,甚至全国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符望阁保护修复过程中,发现漆纱隔心存在损毁严重、工艺失传、复制难度大等问题。为对该组漆纱进行研究,运用剖面显微分析、扫描电镜与能谱仪分析、显微红外光谱及多种色谱-质谱联用等实验室科技手段,明确了漆纱由内而外"织物纱芯-双面贴纸样-双面上漆贴金-双面纸样上施绘"四层基本结构关系,以及单侧14个亚层所用的无机、有机材料,为漆纱的保护和复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郭永利 《四川文物》2007,(1):60-67,90
河西魏晋十六国壁葬画中,墓葬的中室、后室大量地绘“矩形”、“圆圈”图像,本文对其进行了考释,并讨论了此类图像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薄料淡彩”脱胎漆器工艺是我国传统漆器工艺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使用较薄的漆料进行涂抹和绘画,以呈现淡雅、柔和的色彩和纹饰。它在技法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些表现手法,如采用线描勾勒形体和利用色彩营造氛围等。文章通过对传统绘画美学理论的研究以及“薄料淡彩”脱胎漆器的创作实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和互补关系,以及对于“薄料淡彩”脱胎漆器工艺发展的启示,望能够为当代艺术领域带来新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斗彩瓷器是明成化时期成功烧制的一种著名的陶瓷产品,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康熙时期则是斗彩艺术发展的另一高峰期,其利用前朝斗彩工艺技法,结合所属社会和制瓷技术发展情况,创新烧制出许多精美的作品,并出于对明成化斗彩的喜爱和崇拜,对其进行了仿制。本文在梳理明成化时期和清康熙时期斗彩瓷器的基础上,对潍坊市博物馆馆藏的清康熙仿成化斗彩折枝花果纹盘的外观特征与文物价值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史前玉、石钺的安柲绑缚方法,多数学者认为是V形末端直接延伸绑缚于柲上。通过对浙江桐庐小青龙良渚文化遗址M10︰2出土玉钺上彩痕的细致观察,可以发现不同的绑缚方法,由此可以判断玉、石钺的安柲绑缚方法是多样的。钺上的V形彩痕由绑缚沾染和有意绘画两种方式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