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黄侃在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而的成果:第一,关于同源词的产生途径与汉字形音义三者之间的关系的阐述;第二.对传统词学中的有关声符示源功能研究的不少论著、观点的精当的评说;第三.在复杂的语言文字现象中.提出的一系列深刻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
师玉梅 《华夏考古》2007,8(2):128-134
本文通过对西周金文形声字的全面考察,得出了西周金文形声字的主要形成方式有增加义符、增加声符、形声相益、变形声化四种;构形上具有声符、义符位置不固定、形体不固定、数量不固定等特点,这些为认识早期形声字的面貌及理解后世形声字声符兼义现象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3.
孟宪辉  刘常飞 《文史月刊》2012,(Z3):171-172
本文探究了形声字声符的作用,讨论了声符兼义及声符不兼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瓶谈     
丁山 《收藏家》2013,(11):51-58
瓶,形声字,旧为薄经切,平声,青韵,也就是说应该读作"冰"。金文中写作,即两个"人"靠在一起,曰"并",从缶。《说文》中写作从瓦,解释做"汲瓶也"。因此,这两种古文字都是"冰"字音。其实《六书通》写作,读"平"字音,从缶,《方言》曰:"缶其小者谓之瓶",反而跟如今的读释更贴切些。"汲瓶"的出土记录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期,大抵是个尖底、小口、有系的缶,  相似文献   
5.
盘道     
邓丁三 《收藏家》2014,(1):57-60
道,《说文》写作,形声字,初从“ ”,后来演变成了“辶”,都是指行走的意思;从“首”,是最初的发声,也表意,大约到了太史籀统一六国大篆书体时变为从“導(导)”,发音才与近代仿佛。《易》曰:“一阴一阳谓之道,”《尔雅》释:“一达”,也就是从头开始行走。  相似文献   
6.
《说解字》(以下简称《说》),就中华书局1963年版的大徐本所做的统计,共有‘省声字”305个,不包括新附字和徐铉在注释中更改的字。这些‘省声字”都有一个特点:许慎在说解字形时,所用的标准书例是‘从某,某省声。”如‘度,从又,庶省  相似文献   
7.
本从分析声符丧失标音作用的具体原因入手,归纳出《说解字》中形声字的“读若”注音条例:因声符字生僻而设;因形声字与其声符读音背离而设;因同一声符之形声字读音分化而设;因声符字多音而设。  相似文献   
8.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发展至小篆,字形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字形已失去了原有的造字理据。许慎著《说文》,据己所见小篆作解,不免产生误解。随着甲骨文、金文等大量古文字材料的出土与整理,使我们有机会见到许多早期古文字的真实面貌,从而也使《说文》中存在的某些字形分析错误得以发现。本文共辑《说文》中34字,主要据出土古文字材料印证其字形上的讹变,并对许氏的误断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