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庄场     
北庄场是故乡的一面大旱场。早先,故乡所在的小镇由东街、西街、北庄、南庄四个庄子组成,大旱场属北庄,所以叫北庄场。后来,四个庄子撤并为东街、西街两个村,大旱场划分给东街村,说得更具体些,就是划分给我家所在的生产队里了,但北庄场的称谓一直被沿用着。那时候,我们生产队里的三十几户人家都居住在北庄场附近,队里打碾粮食,各家各户晒粮食、簸粮食什么的都很方便。但除了打碾时节外,北庄场差不多是属于全村的,甚至是属于整个小镇的。因此,北庄场一年四季都不曾寂阒寥落过,尤其是在茶余饭后、农闲之际,北庄场上总是人声鼎沸热热闹闹。你看…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藏》2003,(3):F003-F003
  相似文献   
3.
4.
日本于十九世纪中叶,发生了明治维新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行资产阶级民主。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也必然起变化,原来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体系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形势,必须加以改变,这是历史的必然。与此同时,西方形形色色的哲学思想也开始流传到日本。  相似文献   
5.
《大江南北》2023,(7):F0002-F0002
上世纪20年代初,北京大学红楼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阵地。世界上很少有一所大学能和国家的命运、和一个政党的诞生如此紧密相连。北大红楼的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值得纪念,正因为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摇篮和光辉起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1949年前后中国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对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策随之发生变化。解放战争爆发前后,英方采取中立政策,一方面与国民党当局保持外交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与中国共产党各层级领导人进行接触,并逐步确立“一只脚踏入”的对华战略。渡江战役后,英国意识到国民党蒋介石败局已定,中国共产党将会解放全中国,应进一步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在适当时机对其承认。1949年10月英国确立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1950年1月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坚持反帝立场的同时,积极发展与英国及世界各国关系。国民党当局虽然试图通过外交活动阻止英国承认新中国,但以失败告终。194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与英国关系逐步向好发展,国民党当局与英国关系则逐渐疏远。  相似文献   
7.
章志强  司春燕 《攀登》2023,(2):18-25
“三个务必”是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同志发出的伟大号召。这一号召从历史、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理论自信与历史主动。“三个务必”既是对历史教训与历史趋势的洞明把握,也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更是新时代共产党人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三个务必”的三重维度既相互区别,又含有内在逻辑指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提供了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南洋华文报纸《南洋商报》中有关中国共产党抗战的新闻报道为基础,考察了其塑造中共抗战形象的方式,分析了其编辑传播策略和历史意义。抗战时期,《南洋商报》通过宣传中共抗日方针政策、歌颂人民军队抗战事迹、介绍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展现中共领导人光辉形象、报道中共与华侨携手抗战消息等多种方式,成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正面形象。同时,《南洋商报》十分注重传播策略,通过真实权威的新闻源,主旨集中的议题设置,多样适当的新闻体裁,立场鲜明的语言表达给受众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赢得了海外侨胞的认可,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叙事主义历史哲学经历40年发展后,当代西方历史理论界努力寻求历史理论研究新的发展趋向,其特点之一便是回归面向过去的本体论反思。“人类世”是标识1800年以来地球系统历史的地质时间单元。“人类世”话语注重客观存在的过去,并据此认识现在和未来。在回归过去趋向下,约翰·麦克尼尔、迪佩什·查克拉巴蒂分别从环境史、历史理论研究角度阐释了“人类世”话语。他们的阐释在超越“西方中心论”、塑造史学新形态方面具有启示意义。分析“人类世”话语在西方历史理论界的上述因应过程,并阐释“人类世”话语的历史理论意义,对中国历史理论界正在推进的话语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胡伟  赵兴胜 《史学理论研究》2023,(2):147-156+160
发扬中国史学特别是近现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既要重视一般理论的探讨,更要重视史学家个体经验的发掘整理,以资示范与引导。郑天挺的经验就是很好的案例。他的经世致用思想与实践具有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等特点:他“观世”以国计与民生为重,“顺世”以历史大势为依归,“入世”以善作致用之学、善用忠恕之道、善谋民生之需、善于学以致用为特点。郑天挺的经验说明,学术成果需要走出书斋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个人学术成就固然重要,经世致用追求下的公共贡献同样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