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跨过长江后继续南下,先后解放了贵州、广西、重庆,云南处在三面包围之中。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云南省保安司令卢汉,看清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于12月9日毅然宣布起义,并扣留了一批国民党政要。但两天后。却出乎意料地做出了一件惊人之举,即释放  相似文献   
2.
《文史月刊》2010,(5):42-42
张群在日本时,有人曾问他:“岳公,你追随蒋先生最久,和他关系也最密切。大陆失陷,你是否也要负一部分责任?负一部分没有及时进言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文史博览》2013,(4):42-42
昨天下午两点多钟,重庆曾家岩张群长官官邸门前,来有两个西装客。一个约20岁,一个约40岁。他们向卫士说:“我们是社会部育婴院的人,因为救济费紧张,特来向张长官筹笔款子。”  相似文献   
4.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跨过长江后继续乘胜进军,11月先后解放了贵州、广西、重庆,云南已处在三面包围之中,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云南省保安司令卢汉,看清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于12月9日毅然宣布起义,投向人民一边。但两天后的12月11日,却做出了一件惊人的  相似文献   
5.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经八年坚苦卓绝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的中国人民欢腾喜悦之情,可以想见。然而好景不长,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云又压上人们心头。迅速停止内战已成为全国亿万人民一致愿望。美国也决定亲自出面调停,并派出曾任陆军参谋总长的马歇尔将军作  相似文献   
6.
1935年12月底,国民党政权的首都南京又发生了一起由复兴社头目们导演的谋刺国民党高层权要张群的未遂案件。它与此前发生的爱国志士孙凤鸣谋刺蒋介石未遂、误击伤副总裁汪精卫的案件  相似文献   
7.
1935年11月至1937年3月张群任外交部部长期间,面临着日本加紧侵华的巨大压力,日方不断进行挑衅,提出种种蛮横要求,并以这时期发生的反日事件为借口,进行刁难。张群一方面须及时处理这类具体事件,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政治外交的努力,对已处于剑拔弩张的中日关系进行整体的调整,以缓解、至少拖延中日冲突总爆发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张群表现出了其较具特色的对日外交理念,也采取了一些与其前任稍异的对日策略。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日之间悬殊的力量对比与严峻的形势看,张群这时期的外交应对还算是于艰难险恶之中守住了基本底线。  相似文献   
8.
1935年间,中日两国在应对"华北事变"的同时,由最高外交当局进行过关于国家关系之三原则的谈判;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又推动、指导了此次谈判。从1934年10月蒋介石写作《敌乎?友乎?》到1935年10月日本决定"三原则",中国方面首先"以进为退",借广田演说之机,由王宠惠提出了"三原则"而调整中日关系;在华北事变之后,又"以退为进",继续以蒋作宾明确提出对日"三原则"。日本则首先静观而不予回应,在华北事变之后,又开始了外交上的进攻: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三原则",并首先否决中方的"三原则"。中国政府在出师不利、东京谈判失败的情况下,于"五全大会"之后,在此前的"三原则"谈判基础上,在南京主动发起了与日本的调整国交谈判,并再次否决了日本的"广田三原则",使得中日"三原则"谈判无果而终。中日双方在谈判中的主动与被动之不断移位、攻守与进退之互相转换,使得彼此在成败与得失之间各有千秋。但相对于华北的风云诡谲和剑拔弩张,中日在东京、南京的谈判桌上所进行的外交斗争,其对于战前两国关系的能量与效果毕竟有限。  相似文献   
9.
王炳毅 《文史春秋》2005,(10):47-50
1972年9月,中日两国正式建交,日本东京的“中华民国大使馆”黯然降旗闭馆,“大使”彭孟缉率全体人员乘坐航班返回台北。同日,台北一些民众上街游行示威,抗议日本政府“忘恩负义”、“摒弃盟友,以讨好中共”。一些报刊跟着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