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清代西北学人张澍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经学、史学、辑佚学、姓氏学、方志学、金石学、西夏学、敦煌学、民族学、文学和语言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著作等身,嘉惠后人。西南地区是张澍的主要为官之地,从他一生的政绩和学术成就看,这一部分十分突出。张澍是一位学者型官员,在任期间,他辑佚西南地区古代作家著述,辑录刊印《诸葛忠武侯集》,编纂《续黔书》《蜀典》《大足县志》《屏山县志》等方志,为研究西南史地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张澍十分重视金石文献证史补史作用,他考证金石碑刻,利用发现的《唐昌州刺史韦君靖碑》,纠正了史书上的重大错误。张澍首次全面系统地对大足石刻进行了研究,编纂《大足金石录》,开创了金石学研究新领域——大足学,为后世研究唐宋历史以及长江流域古代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凉州府志备考》在编纂上具有内容丰富全面、引征广博、考证谨严等特点,对我们今天研究武威地区的历史、进行方志编纂以及学术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和贡献,主要体现在深得方志编纂之法、纠正前人的一些讹误、史料珍贵、体现作者的慧眼独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冯国瑞是近代甘肃著名学者,被誉为"陇上一代文宗"。《张介侯年表》、《守雅堂稿辑存》是其表彰先贤"陇上二澍"(阶州邢澍、凉州张澍)的力作,也是他辑佚方面的代表作品,对于研究"二澍"的学术成就及乾嘉学派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漆子扬 《丝绸之路》2009,(20):39-42
中华姓氏大约起源于黄帝时期,先有姓,后有氏,姓别婚姻,氏别贵贱。战国末期到秦汉之际,姓、氏合一。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姓名,较早见于殷墟武丁时期的卜辞。东汉后期,世家豪族为了保持宗族的纯洁性,积极编纂族系、宗谱、氏姓,促进了姓氏学的空前繁荣。应劭的《氏姓篇》等一大批姓氏学著作应运而生。大概在明代《氏姓篇》散佚。后代辑本多称为《姓氏篇》,诸本中最完备的是清代张澍的本子,释文及注文都比较详尽。  相似文献   
5.
张澍一生编著整理了20余种方志,今遴选其中五种:《续黔书》、《蜀典》、《大足县志》、《泸溪县志》、《凉州府志备考》,撮其宏要,考述体类卷帙、纂写背景,总结张澍方志著作长于考证,门类简明;注重掌故,引用材料必注出原书;收录人物注重行谊,标榜人师;反对滥收风花雪月之作,以侈卷篇的编纂方法;提倡严谨的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6.
雷玲 《巴蜀史志》2007,(2):31-33
《蜀典》是清朝嘉庆时期,学者张澍撰写的一部记述四川历史、地理、人文等的地方志。本文通过对张澍其人及其《蜀典》内容、特点的介绍和分析,使我们更进一步认识《蜀典》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张澍诗文记载,他最早于武威清应寺内发现西夏碑,而武威清应寺正是西夏碑中所记载的西夏凉州护国寺,位于寺内的姑洗塔也正是西夏碑中多次提到的那座充满灵异色彩的宝塔,即护国寺感通塔。但是西夏碑确实被后来学者发现于大云寺碑屋内,致使今日学者对于张澍发现西夏碑地点持怀疑乃至否定的观点。纵观大云寺塔与姑洗塔的历史,根据阿育王奉佛舍利建八万四千塔的记载,可以断定西夏碑的最初发现地应是武威清应寺。  相似文献   
8.
张澍为清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姓氏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张澍又是清代著名的文献辑佚学家,其所辑《二酉堂丛书》,文献价值极高,不但体例严谨,考证详实,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承上启下,开启了晚清西北史地之学的兴起.张澍所辑《二酉堂丛书》对同时代人及后世影响也极大,藏书家几于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