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陈彬铨 《神州》2011,(26):35+55
建瓯古称建州,乃闽北中心城市,为汉县、吴郡、唐州,更有宋时八闽第一府的美誉,为文化名城。建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情独具。特别是建瓯美食文化,声名远播。本篇以文化人的角度,对建瓯饮食的特色、形成、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作了简要的溯源与论述。  相似文献   
3.
建瓯的酒器     
酒器是我国酒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瓯历史源远流长,酒文化底蕴丰厚。从建瓯出土的商代中晚期青铜觚这一贵族王侯饮酒的酒器,就可印证建瓯有3000年酿酒历史,称得上是“酒城古都”。  相似文献   
4.
陈彬铨 《神州》2011,(20):24
区域的物质、生产形态决定了区域文化与区域精神的特质。本文是作者主编《建瓯历史文化概揽》一书的《编后记》,作者在熟稔家乡历史、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对闽北重镇、福建历史文化名城建瓯特有的文化内涵、精神品质及其形成与发展作了简要的溯源与论述。  相似文献   
5.
6.
福建省建瓯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在闽地的地位是别的城市无法替代的。因为先秦有关建瓯文献的记载比较缺乏,本文着重从入汉以后,以翔实的史志资料来剖析和解读建瓯素称“八闽首府”的历史由来及其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琴芳 《史学月刊》2005,(9):121-123
1933年发生的“闽变”(又称“福建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是民国史上一件震惊全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近年来,国内(大陆)史学界对于“闽变”的探讨研究,已有不少进展,发表了若干论和回忆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一些研究蒋介石生平和民国史的论中,在提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大多指出了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于事变发生后,由江西南昌前往闽北重地建瓯坐镇指挥这一重要史实。而对于蒋介石在此之前,也曾坐镇闽北的另一重镇浦城指挥军事的重要事实,有的是语焉不详,有的甚至只字未提。前如朱汉国主编《南京国民政府纪实》(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及李勇等编《蒋介石年谱》(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均写道:“(1933年)12月25日,(蒋介石)飞抵蒲[浦]城,指挥讨闽军事”。  相似文献   
8.
小城建瓯的夏夜,同样有着南方城市的热闹,汽车灯、路灯、商店的灯,闪烁: 摩托车很多,载着一对对青年男女,也骑着一家幸福三口,人们在路边,店里滋润在喝着汤,吃着鳞都不刮掉,囫囵个就进锅炖(膛还是掏了的),吃时连鳞带内一块儿往肠里顺的,名叫光龟的龟。  相似文献   
9.
张鹏,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明代中期,福建瓯宁(今福建建瓯建宁一带)人。工山水、花鸟,最擅人物。画集百家之长、书臻四体之妙。所作《渊明醉归图》系传世之作,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图中主人公陶渊明醉态可掬,其衣折不作传统铁线描,而是用半枯之笔、略加点染,恰到好处地衬托了陶渊明磊落不羁、散淡浪漫的禀性。侍童则手执黄菊,戆态可爱,隐然点明图中主人公的身份。  相似文献   
10.
陈彬铨 《神州》2011,(9):24-24
区域的物质、生产形态决定了区域文化与区域精神的特质。本文是作者主编《建瓯历史文化概揽》一书的《编后记》,作者在熟稔家乡历史、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对闺北重镇、福建历史文化名城建瓯特有的文化内涵、精神品质及其形成与发展作了简要的溯源与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