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毛键 《钟山风雨》2015,(3):52-53
孙中山先生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医学家、营养学家和美食家.他在《建国方略》中写道:"……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足表文明进化之深也."中山先生认为, 中国烹饪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2.
陶薄吉  陶璇然 《纵横》2011,(11):24-26
百年前的中国经济发展蓝图 近百年前,孙中山先生曾撰写《建国方略》,其中实业计划的主要内容在《建国方略图》上有直观的反映。笔者就有幸收藏其中一幅。《建国方略图》当时仅印刷3000份,由于长期战乱以及“文革”动乱,目前存世量极其稀少。国内近年来有关《建国方略图》的报道和研究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3.
铁轨的尽头     
小石 《山茶》2010,(5):15-16
“铁路”曾经被标识为通向现代的捷径,国父中山先生也曾在其《建国方略》中立下兴修十万英里铁路的宏志。可以说铁路就像是血管一样,给传统的内陆注入新鲜血液.以最为迅速的节拍颠覆、消解古旧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而且是振兴中华、追求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先驱。先生不仅首创了中国革命的理论,而且首创了中国建设的理论,这就是在《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等论著中系统全面阐述的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在回顾与“反思”以往的现代化运动、总结以往现代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他开始构建现代化思想理论并逐步加以完善。现代化思想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最为先进的思想,主要包括:主张学习西方文明;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只有实现革命化,才能实现现代化,即只有“救亡”,才能“振兴”,而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主张对外开放等。孙中山关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思想,特别是建没中国现代工业、交通和农业的宏伟蓝图,对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原 《巴蜀史志》2010,(1):57-58
1933年9月.四川省20年的内战基本平息,川政逐渐统一。 1934年8月2日.在刘湘主政下,法国代表阿米司基同四川省代表高显鉴经半年谈判签订建造成渝铁路合同,主权属中国。同时协商建造由重庆经泸州、昭通至昆明的川滇铁路和由重庆经泸州至贵阳的川黔铁路。以重庆为西南铁路中枢。符合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和20万公里铁路计划。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一生为革命奔走呼号,五次环行世界,足迹遍及全球各地,然而他对南京却情有独钟。他在《建国方略》中称赞道:“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而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虽然只有短暂的3个月,却是经过了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初创的历程,是他的理想、奋斗目标初步实现的3个月。正因如此,孙中山在临终前留下遗嘱:“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当时南京还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下,孙中山要葬于南京,正是要鼓励同志继续努力,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其寓意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