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司马迁的《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为战国时代赵国的平原君和虞卿立传。对于平原君的家世及政治经历,《列传》只用极其简单的几句话进行了概括,称其"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列传》对其家世描述得极其模糊,只说其为"赵之诸公子也"。据考证,平原君赵胜是赵惠文王之弟;接  相似文献   
2.
所谓“锐头”,即尖头,原为用典之词,是战国武安君白起的别称。白起尖头小面,谓之“锐头”。《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严尤《三将敍》曰:“(平原君)对曰:‘渑池之会,臣察武安君小头而面锐,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小头而面锐者,敢断决也。”’《艺文类聚》卷一七同引此文,“小头而面锐”作“小头而锐”,《太平御览》卷三六四引《春秋後语》同。  相似文献   
3.
徒有虚名     
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说:“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  相似文献   
4.
“公子”考     
郑慧生 《史学月刊》2002,(3):127-128
战国有四公子,为什么只有信陵君传名作“魏公子列传”,其他三传都不名作“公子列传”呢?查其原因,见《史记会注考证》载,顾磷曰:“孟尝、平原、春申皆以封邑系,此独日公子者,盖尊之,以国系也。”  相似文献   
5.
《梁書》卷四五《王僧辯傳》:"(侯)景帥船艦並集北寺,又分入港中,登岸治道,廣設氈屋,耀軍城東隴上,芟除草芿,開八道向城,遣五千兔頭肉薄苦攻。""兔頭"一詞,《漢語大詞典》釋作"敢死隊",亦僅引《梁書》本傳爲證。劉瑞明認爲:"自然是以‘突頭’義即突向前頭諧音趣説。"其實"敢死隊"之説未達確詁,而以"兔頭"爲"突頭"則失之千里。今考  相似文献   
6.
张昌华 《江淮文史》2010,(4):118-136
中国之有“四公子”一说,始于战国: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明末,桐城的方以智,如皋的冒辟疆,宜兴的陈定生和商丘的侯方域并称“四公子”。清末,谭嗣同、陈三立、吴保初和丁惠康亦以“四公子”名世。到民国,溥仪的族兄溥侗,袁世凯的次子袁寒云(克文),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以及署理直隶总督张镇芳的哲嗣张伯驹被誉为“民国四公子”(坊间还另有版本:孙中山之子孙科,张作霖之子张学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