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语文教学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本文从对高校语文教学的定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途径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略述拙见,希望借此为大学语文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婚姻与民意     
上期谈到,皇室婚姻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是十分具有政治性和工具性的,它往往是同与国之间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为了谋求和平、缔结政治同盟,甚至为了吞并或统一,两国联姻是一种惯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薛亚利 《民俗研究》2011,(3):91-106
关于仪式的意义,对价值和工具指向的探讨,超越了仪式功能的简单判定;从仪式的多种分析单元,即符号、话语、事件和组织方式来看其意义指向.我们将更为明晰地看到“价值”和“工具”意义如何以复合的方式存于仪式之中:对意义的探寻,导致对其意义的存留问题的追讨,现代社会为其提供的窘迫空间,明晰地呈现了意义存留的悖论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田延丽 《神州》2013,(11):12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职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必修课,但在工学结合、校企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语文课已经被边缘化。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漠视已成为众多中职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情,再  相似文献   
5.
尹传芳 《神州》2013,(16):155-155
高职语文在"重技术,轻人文"的教育观念影响下,工具性被简单地功利化,人文性却被不同程度弱化。高职语文应该立足工具性、突出人文性。应从培养高技能人材的总体目标出发,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应用能力的同时,在经典阅读、口语表达和应用文写作等教学内容中挖掘人文因素,以人文的方法,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王利坤 《神州》2012,(10):308-308
信息教育课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向前发展对相关人才需要的必然,是使学校培养的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众多课程中,基础工具性课程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基础工具性课程的学习,对学习者的生存和发展影响颇大。仓颉发明了文字,使得前人能够把日常生活的许多事情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后代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必须学习语文,因而语文课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7.
新方志编修20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史无前例的成就,在此基础之上的理论研究也有巨大的进展。虽然目前方志理论的基础化、系统化、规范化诸方面未尽完善,然而方志园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正反映它的繁荣昌盛,预示着灿烂的花朵必将结出丰硕的理论之果。  相似文献   
8.
夏艳 《神州》2020,(1):105-105
新课程、新理念,正逐步走进课堂,构建"理想课堂"是构建一个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构建一个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应该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踏实的教学作风,努力追求既有创新思想又落到实处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9.
经济民族主义的载体是经济问题,但它又并非仅局限于中外经济关系的调整,而是服务于总的民族主义目标。挽回利权是近代经济民族主义的起点;均势外交是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工具性特性的延展;将经济民族主义的旗帜指向国内政治,则是近代中国政治革新举步维艰的曲折表现。在近代中国,内政与外交、外交与外债联为一体,互联互动,使策略性、功利性运用民族主义成为可能,使经济民族主义发生了功能的异化,进而形成内涵上的多质性。它深刻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在发展经济与维持民族利益之间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0.
略论陈独秀对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通过论述陈独秀在长期革命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认识,以求更为完整地勾勒出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延展过程。章第一部分论述了陈独秀对国民革命前途的建构,体现了他对民主主义内容在实现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工具性作用的重视。第二部分则提出陈独秀在晚年超越了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简单对立,把民主主义的价值合理成份同社会主义的本质结舍在一起。第三部分通过对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相关比较,突出陈独秀的探索盔历史和逻辑上的先导地位和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