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施义慧 《史学月刊》2006,(12):89-94
在19世纪,英国工人阶级子女的童年生活,逐渐由参加劳动转变为接受教育。这种转型根源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思想文化界看待童年的观念变迁影响着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工业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改变了人们对待儿童的劳动和教育问题的传统态度;国家出于社会控制以及对民族未来的考虑,也在下层儿童的教育和劳动立法问题上采取越来越主动的态度;工人阶级家庭对于子女的教育和劳动问题的态度,也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生着改变。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工人阶级儿童的生活重心逐渐由劳动转移到教育,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英国普通儿童的命运,也使得现代意义的童年生活初具模型。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的工人运动与生态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最后20年,在西方发达国家里,传统的工人运动由于种种原因进入历史性的低潮,而生态运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凸显逐渐成为世纪之交最具规模的社会运动。传统的工人运动是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压迫,争取基本的政治经济权利的斗争,体现了社会公正的要求和所有人都应当享受的公民权利的要求,代表着全体劳动者的利益。生态运动批判资本主义对生态环境的掠夺,关注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其左翼斗争的目标指向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代表着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刘成 《世界历史》2008,(5):64-74
在1973至1983年期间,英国工党出台了一系列以扩大公有制为核心内容的“更替性经济战略”,经历了工党历史上“意识形态决定政策形成”的特殊时期。英国工党左翼组织力量的增长、外部经济危机的影响、霍兰理论的支持是该经济战略得以出台的主要原因,它充分反映了工党内部左翼的激进观点,其主旨是希望通过这些激进政策解决英国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1923年2月初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最后一个怒涛.中共北方区委及劳动组合书记部重要负责人罗章龙,亲自领导了这次空前规模的罢工斗争,并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写下了10万字的<京汉铁路工人流血记>,鼓励工人阶级继续进行革命斗争.<京汉铁路工人流血记>是后人研究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6.
1923年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由于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而失败,这是中国工人运动遇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此后,全国各地的工人运动相继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实践中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深切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也是凶残的,工人阶级如果孤军奋战,没有强大的同盟军,是不可能夺取革命胜利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此号召全国工人加强团结,“再联合农民、商界、学界,同心  相似文献   
7.
从环境史角度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使我们认识到,恩格斯在书中充分揭示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即工人住所与工作场地的恶劣状况、河流污染和空气污染等,它们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而生的。在恩格斯看来,与此有关的灾难之所以集中在工人身上,与工厂主的唯利是图密不可分,也与爱尔兰人的生活习性有关。恩格斯的这一作提供了有关英国环境问题的珍贵史料和启发性观点,因而是英国环境史上的一部经典献。  相似文献   
8.
陈漱渝 《百年潮》2010,(11):57-62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曾以“知识分了”的身份被下放劳动,接受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的“冉教育”。在那段荒唐岁月,知识分子的称坩是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比较最无知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9.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早在这年的3月5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说:“在城市斗争中,我们依靠谁呢?”他批判了“依靠贫民群众”“依靠资产阶级”等糊涂思想后,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因此,武汉一解放,党组织的工作就围绕贯彻党的“依靠工人阶级.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方针来开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有机会去加拿大访学,近距离观察工会活动,感觉今天的工会与我印象中的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来自近半个多世纪工人社会地位和生活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教材中讲得比较少;另一方面是以前我们对工会历史的理解本身也有片面之处。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们过去漏掉或忽视了什么?近几十年来的一些变化又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