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至湖北宜昌段川江水系的分布与变迁对长江上游航运、沿岸聚落环境等社会经济均有一定的影响,也是现今三峡库区建设需要认真考察的课题。文章着重对该区域内主要水系的历史名称、河道变化进行考证与辨识,并相应地分析部分河流在航运、灾害方面发生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2.
假如说昆曲成了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那么很多剧种就还是流浪儿,东四十条清代皇家粮仓改造的餐厅里,昆曲俨然大有"皇家昆曲"的派头,但"每晚仅备60席"的噱头,又酷似"CBD帝王,仅备60席"之类的房地产广告。而川剧可能连郊区的限价房还混不上还无家可归呢。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风光令人眼红,但对川剧来说,可气的不是昆曲,而是川江号子——川江号子居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川剧面临生存危机之际,没听说过川江的船夫因为成天吊起嗓子仰天长啸,就能在岸上买个房子什么的,也没听说政府有关部门每个月像发放方面卫生纸一样给川江船夫发一箱金嗓子喉宝。  相似文献   
3.
川江的特殊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在三国时期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围绕川江对峙的双方政权对这一地区的经营擘画。由于对峙过程的持久性和地域的复杂性,双方的军事方略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政区建置的调整。本文即从政区建置入手,剖析三国时期两个阶段中峡口东西两个政权,即鼎立时期的蜀国与吴国以及蜀亡以后的司马氏与吴国之间,围绕川江战线的攻防策略。  相似文献   
4.
丁弘 《炎黄春秋》2003,(4):38-39
鹤山坪在四川江津县乡间的群山环抱之中,远望山峰如仙鹤挺立,林木葱葱,人迹罕至。1939年5月底,陈独秀在战乱中流亡至此,这是他生命的终点。  相似文献   
5.
石缘(外7首)     
杨频 《神州》2013,(5):13-13
我爱晶莹石 意迷且情痴 欲得千年秀 竞日苦寻觅 暮然惊回首  相似文献   
6.
王建柱 《文史精华》2009,(12):53-56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经参加过长征的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时.创作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长诗。随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4位作曲家选择了其中的10首诗谱成了组歌。组歌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红军当年走过地区的江西采茶、苗家山歌、湖南花鼓、云南花灯、川江号子、陕北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音调,  相似文献   
7.
四川因川而得名,境内(含重庆市)河流纵横,大小江河计九十余条,通船里程近千公里。四川自古有舟楫之利,曾发现新石器时期的“石锚”、东汉时期的“拉纤俑”等物。故川江航行历史久远。船夫所唱号子与大吨位船只的出现以及和木船运输业发达有关。清代四川籍诗人张向安《桡歌行》:“大船之桡三十六,小船之桡二十四……上峡歌起丰都旁,下峡声激穷荆湘。  相似文献   
8.
川江古纤道     
滩如竹节稠的川江,乱石纵横,百孔千疮。从宜宾至宜昌千里走廊上,险滩和碍航点竞达两百余处,船舶过滩。险横于前,浪逐于后,时有滞阻、搁浅、触礁等海损事故发生。那么,古代木船是以什么方式越过汹滩恶水呢?尤其是逆水行舟时。原来,航行依赖桡舵和纤道,靠人力牵曳船舶上滩,水上纤道成了古时航行重要途径。古往今来,川江古纤道是船夫赖以生存的经济线,哪片沙滩不留下纤夫艰辛的脚印。  相似文献   
9.
崔薇  吴若峰 《旅游》2007,(10):22-23
从前,四川是李白的那一句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让人既敬且畏 后来,四川是一堆上得了明信片的光影色调:九寨黄龙乐山峨眉稻城亚丁……江山俊美,风光无限 再后来,四川是盆地里一串浪漫又厚重的文明符号:三星堆,西南丝绸之路,诗人才俊是关键词……灿烂得无以复加 到现在,四川是一种慢生活的代言:是市井街旁乡村道边的茶铺,是茶铺里不由分说的龙门陈,是龙门阵里活色生香的细碎生活,是细碎生活里遍布街头川菜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麻得翻江倒海,辣得轰轰烈烈,一副水煮四川的派头,当然也少不了喜爰高帮高腔变脸吐火的川江蜀地的饮食男女们日复一日地,爱耍也爱安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张艺蓉 《中华遗产》2006,(3):143-143
当学者们惊呼发现了消失数百年的古老染布绝技——夹缬的时候,最后的夹缬艺人却成了卖馒头的个体户;虽然老纤夫们组成了川江号子研究会,但是川江上最后一片已经在水利工程中被淹没,千年的舟楫文化留下的最后呼喊即将销声匿迹……这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