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柳玉东 《中原文物》2015,(3):109-112
南阳武侯祠是目前豫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处古建筑群。武侯祠内保存有大量的泥塑、石雕、木雕、砖雕作品,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这些雕塑作品具有鲜明的道教艺术和三国文化题材、娴熟的雕塑技艺和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的特色,对武侯祠起到了完美的装饰美化作用,进一步丰富了武侯祠的文化内涵,吸收和继承了南阳汉画等的雕造技法,成为中原雕塑艺术的宝库。  相似文献   
2.
张弛 《江汉考古》2019,(1):62-70
大汶口M10、东山村M91和八里岗合葬墓M13、M14四个案例都有以棺椁分隔的不同葬仪空间。不同的空间随葬了分别象征"饮"和"食"的器具乃至猪骨,其中的饮具在位置上更为靠近墓主。饮具都是成对的,有的饮具显然是明器,象征意义十分明显。饮具大都成套,包括了盛酒器罐和壶、温酒器鼎和鬹、注酒器盉与鬹以及饮酒器具杯子,各类器具大都有盖,更说明饮用的方式为热饮。每个案例中都有不同形制的罐和壶,甚至还有不同样式的杯子共存,或许还说明当时有多种酒类或不同产源的酒类,不同的酒类也许还有不同的喝法。  相似文献   
3.
荆门麻城镇斗笠岗墓地发掘了七座南朝砖墓,均早期遭破坏,但墓葬形制仍较清晰,具有较强的地方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批墓葬的墓砖种类繁多,纹饰丰富。这批墓葬的发掘,丰富了该地区的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4.
在配合扬州蜀岗古代城址城壕整治的考古发掘工作中,为了明确西城门外(西)侧瓮城墙的时代、瓮城墙与瓮城壕的距离及其与瓮城壕、主城壕的关系等问题,在2013~2015年期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在扬州宋宝祐城西城门外侧瓮城墙上及瓮城墙北部东端各布设探沟1条,在瓮城墙外侧弧形低洼地带布设4条探沟进行了发掘,6条探沟合计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清理出了南宋晚期修建开挖的瓮城墙和瓮城壕,三期瓮城墙从早至晚分别厚约15.65、16.25、19.75米,瓮城壕宽约23.5米,瓮城墙外边缘距离瓮城壕内边线约26.8米。瓮城壕与主城壕不连通,瓮城墙和主城墙或互不连接。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8日至19日,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对河北省文安县太子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试掘,为研究后岗一期、二期文化遗址的内涵及分布脉络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朱秋平 《世界遗产》2014,(12):86-91
花山岩画位于左江支流明江之畔,"岩画—山—水"的有机景观格局与和谐的视觉效果,是战国至东汉时期中国南方壮族先民骆越人的伟大创造,被誉为"崖壁画的自然展览宫"。2012年11月,"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笔者二赴阳山县,逗留有日,与阳山县博物馆同仁,一道开发七拱镇大禾岗学发公祠之匾联。现先将公祠有关情况,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后半叶与21世纪之初,在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的王城岗遗址,先后发现了两座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小城与一座大城,根据碳十四测定的城址年代数据,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可以认为王城岗小城为鲧作之城与禹避舜子商均所居的阳城,王城岗大城则是禹都阳城.  相似文献   
9.
薛梅 《文物世界》2005,(1):51-52
上党门是山西长治的象征和标志。它位于长治市区中心府坡街北端的高岗上,是古代上党郡署的大门。“上党”是个地名,殷商时已有,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地区,大致包括现在的长治市、晋城市、晋中地区的榆社、左权、和顺县和临汾地区的安泽县。关于“上党”的含义,《释名》中解释说:“党,所也。在于山上,其所最高,故日上党”;方志中说:“居太行之颠,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也就是说,上党是指太行山上最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唐地"考辨     
张锟 《中原文物》2003,(1):18-22
相关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以及文献记载表明 ,陶唐氏所居之“唐”地不在晋南地区 ,而是位于豫北地区。晋南的唐国始于晚商时期 ,此前本地无“唐”的地名。豫北地区作为后岗二期文化的中心区 ,正是最初的“唐”地所在 ,后岗二期文化为陶唐氏创造的文化。晚商时期晋南之唐也是由豫北迁去。因此 ,“唐”地所在应有一个历史变化过程 ,历来关于“唐”地所在的认识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