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于汐 《中华遗产》2014,(12):8-15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所谓“江山如画”。而中国人对于山川数千年的感知、感怀、感悟,又化作了磅礴的山水画,隽永的山水诗,定格出一幅诗画的河山长卷。这是中国灵秀而多样的山川使然,也是中国文化看待山川的独特视角使然。  相似文献   
2.
3.
胡阿祥 《安徽史学》2016,(3):130-137
唐代以前的宣城,走过了由县邑到郡治、由江南西部的行政中心到江南地区的政治腹地与经济沃壤的历程。其间几个关键节点是:楚国置爰陵邑,西汉置丹杨郡,孙吴丹杨郡迁治建业,西晋分置宣城郡,六朝时代之宣城既为近畿要地、又逐渐成长为文化名邦。以南齐谢朓为标志人物的山水诗的创作与影响,既反映了南朝时代宣城的文化特色,也使得宣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名副其实的"山水诗都"。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写山水诗的人很多,但其诗作的遭遇却大不一样:有些山水诗,即使一读再读,也难引起美感,因而难在读者的脑中留下什么印象;而有些山水诗,却过目难忘,且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同样是山水诗,其遭遇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原因是前者只用平庸的笔调,描绘了一些山水的表面景色,既没有经过一番审美的思索,又没有抓住描绘的对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6.
朱江 《旅游纵览》2013,(12):18-19
中国园林景观中的文化底蕴内涵经常会在石元素中得以体现,给石头赋予了新的人文特征。设计者的思想和情感以石头为寄托,让它自然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现代园林设计师仍然会用石头来创造意境,寓意生命道德哲学,使人感到力量和积极的精神,对人文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往往是结合常见的山水诗书画,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我国的园林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园林景观中都有石元素的出现。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质和精  相似文献   
7.
郭本厚 《旅游科学》2010,24(2):87-94
随着人性的觉醒、文学的自觉,六朝进入“游”的自觉时代,“游”历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和自我实现的路径,并推动文人雅士沉潜山水、游心物外。本文分析了六朝山水诗“游”的核心要素、“游”的动态载体、“游”的最高境界、“游”的后世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六朝“游”的自觉与山水诗兴起的社会背景、内在需求与情感归属。研究显示六朝山水诗把审美体验融入诗歌创作中,“游的自觉”体现与山水诗篇创造共同推动了山水诗的兴起和中国山水旅游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有关盛唐诗人崔颢的生平,史籍记载很少,只能从众多评论者的只言片语以及其留传的诗歌中推测出诗人的一些事迹。崔颢从年少轻狂一步步走向成熟老练,但是始终狂性不减当年。本文试从其各类诗歌的代表作入手,一一分析他的狂生本色。  相似文献   
9.
六月的互助北山,是山水诗中最美的段落.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的青石岭和冷龙峡之间的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内林海苍莽、石峰峭立、山溪清澈、峡谷幽深,造就了“达坂红叶”“龙尾观云”“擎天一柱”“圣母天池”“高山牧场”等八十多处森林、地质气象奇观.同时,这里也是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堪称“青海的江南,绿色的海洋”,成为诸多文人骚客热恋的胜景.  相似文献   
10.
书法,绘画,山水诗表达了六朝文士们自由奔放的感情和尊重自然的味道,这是中国文化辉煌的重要部分。琅娜王氏为江左第一高门,"文才相继"与"爵位蝉联"并重的王氏家族的门第与文化的关系,对于研究整个六朝士族、六朝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陈寅格先生指出:"魏晋南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两点不可分离"。这个理论是非常有见地的。然而,南北朝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