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晚明士人群体好谏诤,因建言而导致去官者众。针对这种情形,在朝群臣一再要求皇帝起复去官之人,或者封赠逝者,此类呼吁往往在朝廷出现政治变局与皇位更迭时,获得落实。从长时段的视野看,士大夫掌握了舆论话语权,士论砥砺,皆暗含着鼓励臣下直谏的思想。起复、封赠之议也反映出晚明中、下级官员与高级官员间的政治隔阂愈深,君臣关系隔膜愈甚的情形。但是,试图挽救晚明朝廷危局的主体终究是那些敢于建言,不惜去官,以及待诏起复的士大夫,他们无疑是晚明那个时代主流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实践者。  相似文献   
2.
封赠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但在今天的史学研究领域却处于边缘的位置,与之相关的种种问题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就概念的基本内涵而言,封、赠间不同的区分方法,昭示了不同层面封赠概念的存在。对制度起点的追寻与认知,反映并影响着人们对于封赠制度的看待方式;时人说法与作法之间的错位,则导致了后人对于封赠制度理解的偏差。  相似文献   
3.
诰命、敕命在民间的称谓即圣旨。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敕(又称诫敕)《释名》:“敕,敕饬也,使自警饬不敢废慢也”,帝王自上命下之词。诰命、敕命是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为皇帝封赠高级官员的凭证。由于官员的品级不同,诰敕封赠的范围及轴数、图案和轴头亦各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明朝封赠岷州大崇教寺下寺崇隆寺、羊卷寺以及西宁西纳寺大喇嘛袭职的圣旨、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它们不仅可补《明实录》等记载之缺,而且对于研究明代的藏传佛教政策,以及明代甘青藏区"政教合一"制度等,都是重要的史料。  相似文献   
5.
沈欣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5):96-102+137-138
清代皇帝的乳母例邀封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打破其家族原有的性别次序并突破宫廷内部的阶级等次,乳母是宫廷女性中的特殊群体。清帝乳母被册封自顺治帝乳母起,然自乾隆朝开始,皇帝有意将封赠乳母之事从官修史书中隐去,以致人们留有乾隆及后世清帝不再封赠乳母的印象。事实上,乾隆至咸丰帝均给予乳母封赠,同治、宣统幼帝的乳母,留有其姓氏及得到恩赏的记录,但这些信息多深藏于宫廷档案之中。梳理近年披露的档案并辅以相关史料,可归纳清代入关后历朝皇帝乳母姓氏及其获得之封赠,其状况反映出乳母封赠与皇权的强化和衰落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2015年,北京海淀区出土了明代房汝中墓志,志文不仅记载了墓主房汝中的生平履历及家世,而且涉及明代军户移民、特例封赠等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明清时期山东益都(今青州)房氏家族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可补相关史志记载之不足,史料价值颇高。  相似文献   
7.
在封建社会里,在朝为官者凭借其所积功劳不仅可以加官进爵,并且在死后也可以获得赠官的荣誉。官员自身可以受封,同时也可以把自身的封赠转赠于其妻、子、父母及祖父母。清承明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使得封赠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
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馆藏圣旨为明工部尚书丛兰家族所有,丛兰作为明中期的重臣,其家族圣旨对研究封建官吏封赠制度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由丛氏三帧圣旨入手,通过对丛氏圣旨内容的艺术、文物价值剖析及研究,可以掌握明朝封赠制度的第一手史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