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中世纪英格兰农奴制衰落,首先提及英格兰农奴制存在状态,农奴是不自由群体,农奴制是束缚农奴的枷锁,农奴们终要冲破藩篱走向自由。12世纪末期开始,农奴摆脱农奴制的斗争经常发生。本文从以下方面分析英格兰农奴制衰落:自由地权发展、人口流动、租赁地权、公簿持有制,不动产权。  相似文献   
2.
瞿萍 《丝绸之路》2015,(7):67-69
一那是一个孕育着"新"与"变"的时代,西方列强叩开了中国沉睡百年的大门,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终于湮没进历史的尘埃。尽管老态龙钟的中华民族显然还跟不上世界的步伐,但"现代化"却以潮涌之势裹挟着西方现代科技和观念,以一种蛮力搅动着死水微澜的中国。这种新旧交替的撕扯不仅深深刺痛和影响着当时普通的  相似文献   
3.
说起曾宪溥先生,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说起《死屋手记》,便众所周知了。而曾宪溥先生正是人文版《死屋手记》的译者,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俄语翻译家。《死屋手记》是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品,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以冷静、客观的笔调记述了服苦役期间的见闻。  相似文献   
4.
佛教石窟雕塑、宫苑雕刻和陵墓雕塑构成了中国宗教古典雕塑的三大支系。陵墓石刻的初兴要追溯到秦或更早的年代,大约在中国封建君主登上历  相似文献   
5.
徐文杰 《文史月刊》2007,(12):53-55
风俗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区域内长期以来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传统风俗形成于漫长的封建宗法社会,在无形中充当着传统封建意识形态的载体。土  相似文献   
6.
中国婚礼仪式史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按照国家现行法律,未婚的男女双方一经在婚姻登记机关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便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合法夫妻。然而,几乎所有进行结婚登记后的合法夫妻,毫无例外地要履行一项世俗所认可的婚礼仪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甚至,个别为婚姻法所不允许的婚姻,为了获得世俗社会的认可.也要举行很讲究的婚礼。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古代治边思想的特点、演变和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代治边思想大体形成于秦汉,发展和延续至清代,其内涵是动态变化的,经历了从肤浅到成熟的过程,各个时期的治边思想又有其特色。古代治达思想总体上有两个基本的特点:统治对开疆拓土多持相对保守的态度,认为理想的边疆治理是“守在四夷”;从“华夷有别”的治边观出发,在边疆地区施行相对宽松的羁縻统治,同时重视在边疆传播封建化的教化作用。章还以封建统治对边疆民族的治策和对边疆的经济开发为例,阐述了古代治达思想对边疆治策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8.
倪玉平 《史学集刊》2020,(1):31-33,20
新中国建立以后,对中国经济史学以至整个中国史学界影响最为深远的变化,就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由于马克思主义重视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经济史研究被纳入并成为史学研究的主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文革”前,中国大陆史学界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尤其是有“五朵金花”之称的中国古代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萌芽、农民战争、汉民族的形成等五个议题。古史分期的讨论,实际上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历史发展道路。农民战争的起因及其利益诉求,也是重在经济领域。封建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萌芽,更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意。这样看来,“五朵金花”中的四个议题都和中国经济史有直接的关系。由于问题意识集中,导致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史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喻乐 《史学理论研究》2020,(1):62-72,159
日本史学中“近世”一词,出现于江户时代,原是当时人自指,即“最近时代”之义。明治维新之后,“近世”所指时代仍为江户时代,其涵义则与近代对立,以至于被归入中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史学的发展使近世得以脱离中世范畴,被视为一个独立时代概念。而在地域研究和近代化论兴起的背景下,近世与当代的关系得到强调,近世的内涵又出现了“最近时代”的意味。“近世”概念出现至今,经历了变义、独立而回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产生于十八世纪的《儒林外史》是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就其反映的时代跨度而言,从小说"楔子"回的元末明初写起,直到"幽榜"一回的明万历四十四年,历时二百四十八年,几乎反映了整整一个朝代的士人生活,这在前此的中国文学史上还未见有。因此,《儒林外史》可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虽然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安排在明朝,却实实在在是他所生活着的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士人生活的图景。吴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