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叔敖作为楚庄王时期的令尹,王室世族显贵,不可能是期思县内的平民百姓,《荀子》等称其为期思之人,当与其先辈的封地食邑在期思一带有关。孙叔敖后人受封之寝丘,在淮河以北的今安徽省临泉县一带,早期文献有明确的记载。唐宋以来,许多文献不辨南北朝时期固始县的沿革变化和治所迁移,将古寝丘定于后来的固始县(即今河南固始县)境内,不足为信。传世《楚相孙叔敖碑》,内容存在明显的矛盾和混淆,并非东汉时期的原作,应是南北朝后期至隋唐期间的续刻或拟托,不能作为古寝丘在今河南固始县一带的论据。  相似文献   
2.
北魏前期实行五等爵制度.在五等爵中,王爵为最高等级的爵位.当时国家封授诸王,实行虚封制,即受封诸王并不领有食邑.可是,北魏国家对一些诸王的虚封地,仍可能实行改封.这种做法,是与提高或降低诸王的地位相联系的.对于继承诸王爵位的始藩王虚封地的改封,则是他们地位低于始封王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展淼 《中华遗产》2018,(9):52-61
一句“王侯将相实有种乎”如同哨响,令权柄在草莽与权贵中接力。王朝与国家纷纷登场,这天下的主人总有故乡,那天下的名字从何处来呢?西周分封,方国林立。今天的商丘,曾是当时的宋国。  相似文献   
4.
开阳堡即战国时期赵国代郡之安阳邑,《史记赵世家》载,赵武灵王封长子章为代郡安阳君,掌辖赵国半壁江山.它是阳原县境内,最古老的县城和村庄,距今至少已有2200年.故开阳有"开阳原县村庄先河"之说. 城市的面目可谓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如同地铁窗外一闪而过的广告牌.而看到开阳堡,它静静地呆在那里,尤其使人感受到它的孤独空寂.第一次了解到开阳堡,还是在2007年.无意间在网络上看到一幅开阳堡的照片,高大厚实的黄土,围作一座完整的城堡,雄伟壮丽,孤傲地伫立在那里.这座不知历经多少沧桑保留下来的城堡,一定有着道不尽的故事.从此,我对开阳堡一直心存好奇,想着某天,一定要去探访一番.  相似文献   
5.
北魏太和十六年,孝文帝实行爵制改革,但改革前所实行的虚封五等爵制,依然延续下来而改称散爵。散爵封地为虚封性质,但由于与实封的王爵、开国爵一并实行,所以受到后者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散爵封地由原来以晋代郡、县为名称,改为以北魏所设郡、县为名称。并且,由于散爵封地由郡太守、县令进行治理,还可以被作为开国爵的封地来封授,散爵的封地与爵位等级已经没有联系。但散爵封地的封授与开国爵相同,也实行籍贯回避。总体而言,孝文帝爵位改革后实行的是以实封爵为主导的分封制,散爵封地的封授只是这种分封制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周骋 《史学月刊》2001,(6):40-43
楚国初封地,向以为在河南淅川。然考之于周初事迹,此地与周公奔楚不甚合。据一些学者的指认,在浙川西北的商县一带确有叫荆山或楚山的地方,或为楚族最初的聚居地,周公的奔楚、封楚,与楚国最后的南迁,似存在一条暗线,或许能得到认识楚初封地望及南迁原由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7.
向志宏 《文史博览》2006,(11):60-62
夏、商、周实行“世禄制”,即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除按规定向上一级封君交纳一定的贡赋和提供一些劳役外,其余的部分归封君享用,官位及俸禄可世袭。  相似文献   
8.
传世文献及后世学者有关晋始封地的记载、论说,观点纷呈,至清际大体上定格于翼城说与晋阳说之争。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为晋始封地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考古材料,天马-曲村遗址、翼城南梁故城遗址、浮山桥北先族墓葬等的发现和发掘,以及甲骨文、《唐子爵》、《文王玉环》、《晋公■》、《叔夨方鼎》、《■公簋》等相关铭文研究的深入,无疑是目前讨论晋始封地的有力素材。  相似文献   
9.
王清泉 《文史月刊》2013,(11):16-16
1398年,建文帝登基。这位年轻的皇帝刚一上任便出手不凡,一口气削夺了五个藩王,叔叔们处死的处死,流放的流放,一时间人心惶惶。燕王朱棣虽未被削,但他心里明白,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皇帝已经在他的周围布满了眼线,自己的封地北平也被重兵包围,形势岌岌可危。面对危境,朱棣没有坐以待毙。他想出了一个绝招:装疯。于是六月的一天,  相似文献   
10.
《福建史志》2003,(6):53-55,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